鲍照(414?-466年),南北朝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对唐代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都有影响。字明远,世称鲍参军(曾任临海王刘子项的前军参军),东海(今山东苍山南,一说今江苏涟水县北)人。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谢灵运、颜延之同创“元嘉体”,合称“元嘉三大家”。鲍照于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谒见宋临川王刘义庆,贡诗言志,得到赏识,被任为临川国侍郎,随刘义庆赴江州。刘任南兖州刺史,亦随往。刘义庆死后,一度失职,后又任始兴王刘濬国侍郎。孝武帝时,任中书舍人、秣陵令等职。大明五年(461年),入临海王刘子顼幕,次年,随任往荆州,任刑狱参军。孝武帝死后,明帝刘彧杀前废帝刘子业自立,孝武帝子刘子勋在江州起兵反对。子勋战败,鲍照亦为乱兵所害,年五十余岁。今传《鲍参军集》十卷。近人黄节的《鲍参军诗注》和今人钱仲联的《鲍参军集注》,都是较好的注本。清代刘熙载《艺概·诗概》对其做出了极高评价:“慷慨任气,磊落使才,在当时不可无一,不能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