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古代文学史一高频考点
自考-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一,梳理了从先秦到隋唐五代的文学发展脉络,帮助学习者快速把握文学史的关键节点,是应对考试的实用工具。
编辑于2025-11-21 23:58:44古代文学史极简版
先秦秦汉
上古传说
宋书谢灵运传论
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
自然灾害神话
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神话
神的故事
想象,幻想
解释自然
围绕人的生存
斗志,能力,气概
浓烈情感
诗经
诗经
第一部诗歌总集
风雅颂
305篇
分类
婚恋诗
甜蜜
苦恼
情爱
弃妇
人生感概诗
讽喻诗
史诗
公刘
歌颂祖先功勋
采薇
政治讽喻诗
文学成就
抒情与写实统一
赋比兴表现手法
四言诗典范
章法结构和语言特点
重章复沓
四言为主
节奏感,音韵感
来源
采诗说
汉书
献诗说
国语
删诗说
史记
赋比兴
赋
直接叙事
比
比喻
兴
起兴
尚书
第一部历史文集
记言
语言诘屈聱牙
春秋
鲁国编年史
孔子修订
微言大义
准确简明
国语
第一部国别史
记言为主
质朴平实
左传
辞令艺术
理富文美
深入人心,把握心理
端正委婉
引经据典
写人艺术
性格鲜明
置于矛盾冲突环境中
言语行为表现
刻画性格侧面
艺术特色
文学性剪裁
故事情节化
人物形象立体
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外交辞令
理富文美
采用全知视角
战国策
文学特色
夸饰恣肆
纵横家游说
把握对方心理
善用寓言
寓言故事:南辕北辙
西汉刘向
孟子
战国中期儒家代表
王道,仁政
亚圣
文学特点
雄辩色彩
把握心理
气势丰沛
寓言说理
庄子
故事
异彩纷呈
想象
奇幻诡谲
文风
空灵飘忽
风格
谐趣和讥讽横生
文笔
精湛传神
荀子
说理散文发展成熟
论题集中,逻辑严密
长于比喻,少用寓言
韩非子
使用寓言最多
墨子
由小及大
质朴无华
屈原和楚辞
天问
最为奇特,370句
170多个问题
见识渊博,思想深刻
九辩
宋玉
自悲平生
九章
最早见于刘向(九叹)
惜诵,涉江,哀程,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九歌
楚辞篇名,屈原根据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
十一篇
东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东君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
屈原被放逐江南时所作,身世之感,规讽之意
神的惊异,神经人格化
清新幽渺境界,奇异深浓情感,曼妙清新描写
神与神,神与人的恋爱故事,凄婉惆怅情调
离骚
遭遇忧愁,别愁,歌曲名称,意义与牢骚同
自叙生平,追求理想,爱国情感
美政,坚韧品格,批判精神
艺术表现
想象
激情,想象
形象
峻洁纯美
手法
比兴
语言
民歌和方言,散文笔法
双声叠韵
句式长短不一拘,韵句散语相间
前实后虚
形式
古代篇幅最长抒情诗
主客问答,铺排描写
李斯
奏议和刻石文
铺陈排比,有纵横之气
刻石文铺叙颂夸,气度宏伟,韵律和谐,但文采不足
史记
精巧剪裁和安排,互见法
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人物间对比称托
置于冲突环境中凸现
细节描写,心理描写
汉书
叙事平实,文章严谨,语言凝练
最负盛名的人物描写,李陵,苏武
信实可据,生动描摹,细腻刻画
枚乘七发
铺叙描摹,夸饰渲染
不表现作者真实情感
遣词造句走向繁难华丽
主客问答形式结构全篇
大赋正式登上文坛
抒情小赋
作家作品
张衡,归田赋
汉赋创作倾向重大转变
赵壹,穷鸟赋,刺世疾邪赋
祢衡,鹦鹉赋
古诗十九首
情思内涵
游子,思妇的离别情绪
士子对生存状态的感受
艺术特色
涵咏不尽,意味无穷
浅近自然,不假雕饰,富有表现力
情思与景物,情境的融合
汉乐府民歌特色
叙事性强
情感真挚浓烈
以杂言和五言为主,语言质朴浅白
魏晋南北朝
建安风骨
汉末魏初
慷慨任气以悲凉为美
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祯
反映动乱社会现实,忧国忧民
曹操诗歌
开创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局面
乐府旧题,汉末实事
借古题写新事
悲凉沉雄,表现个性
曹植诗歌
华丽绮焕且浑厚雄健
对称回环之美,语言锤炼
善于起调,工于发端
阮籍诗
意蕴深沉美
轻逸玄远美
哲理,情思,意象融合,创造抒情组诗新形式
嵇康诗歌
诗化的人生理想境界
峻切之语
脱开诗经,另辟蹊径
太康诗风
文字华美,辞藻华丽
追求新技巧
描写细腻
左思风力
继承建安风骨
引用历史典故以抒时愤,刚健有力
玄言诗
正始时代开始,东晋中期成熟,东晋末式微
谈论老庄玄理,抽象玄虚,淡乎寡味
孙绰,许询
游仙诗
可以追溯到先秦,名字始于曹植《游仙诗》
求仙长生之意,愤世嫉俗之言
郭璞成就最高
对现实不满失望用游仙方式表达
陶渊明诗歌
开创新领域,田园诗
创造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
创作有丰富的多样性
诗人心境平和散淡
语言平易质朴
主要内容
田园风光
躬耕生活
好友往还
元嘉诗歌
山水题材,奠定山水文学根基
重抒情
追求创作个性
探讨诗歌形式
原因
文学环境与士人心态转变
儒,玄,佛并存,政权中儒学占主流
寒门掌机要权柄,重抒情代替重玄思
爱好欣赏自然山水
谢灵运山水诗
结构模式
先登游缘起或路线
再具体描写局部景物
最后议论或感慨
景物与情思相交融,山水诗意境创造
对景物声光色都有生动描绘
鲍照诗歌
抒情浓烈,气势流畅
语言特色,注重锤炼字句,辞采瑰丽
吸收民间口语,平易流畅
奇特大胆的想象和比喻
对七言诗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拟行路难其十五
谢眺诗歌
情思纯净明秀
意象清新明丽
语言流畅明白,韵律和谐
革除玄理哲思,情景交融
永明体
南朝齐梁时期诗体,四声八病声律说
沈约,谢眺
从声律比较自由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近体诗
讲究四声配合
南朝宫体诗
闺阁情怀
重声律,重词采
丽糜轻艳
题材处理上的娱乐性质
尚娱乐,重写实
庾信
由南入北,南方清绮与北方贞刚融合
南北诗歌大成
北地三才
温子升
邢邵
魏收
徐庾体
南北朝徐陵与庾信,绮艳
北朝乐府民歌
反映社会生活
北国风光
游牧生活,尚武精神
战争苦难
劳动人民痛苦生活
艺术特点
抒情真率直爽,语音质朴有力,格调苍劲豪迈
木兰诗
塑造英勇善战,机智活泼形象
简繁得当,语言浅明畅快
顶真修辞作用巧妙
比喻生动
对话表现人物性格
风格刚健清新
南朝民歌特点
格调鲜丽明快,南方自然风光美,女子浪漫情怀
语言上清新流丽,多用双关
五言四句,语短情长,为南朝文人借鉴,影响唐代绝句形成
西洲曲
南朝乐府民歌水平最高
篇幅最长
骈文特征
文体均衡对称之美,与散文有明显区别
讲究对偶,用典,声律,辞藻
水经注
北魏郦道元
地理著作,山水散文
集大成之作
有叙事文和山水文特点,记叙真实,语言准确
描写河流沿途山形地貌,城市沿革,特产奇异
洛阳伽蓝记
杨衔之
描述洛阳城内外40个大的佛寺建筑
历史笔记写景状物散文
记载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志怪,佛教故事
有极高史料价值
志怪小说
杂谈神仙鬼怪
受巫,方士和佛教佛经故事影响
代表,干宝的搜神记
宣扬鬼神真有
反映人民对坏人坏事进行斗争的正义精神
结构完整,描写生动
推动后世小说发展
志人小说
记述人物言行片段
士大夫阶层讲究名士风度,崇尚谈玄理,清议品评人物
刘义庆,世说新语
最高成就
记录汉末至东晋的士族阶层的遗闻逸事,详于玄虚清谈
记录东汉魏晋名士文人的言行,反映魏晋士人精神风貌
语言精炼,简约含蓄
隋唐五代
贞观诗坛
唐太宗李世民,聚集南北方文人
重声律辞采
李世民,虞世南,上官仪
上官体
多应制、奉和之作,婉媚工整
上官仪
初唐四杰
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
从宫廷走向市井,题材拓宽,感情浓烈,形式创新
文章四友
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
五律居多
沈宋
沈佺期,宋之问
完成律诗定型
陈子昂诗歌特点
复归风雅
运用比兴,托物感怀
追求风骨
吴中四士
贺知章,张旭,张若虚,包融
初盛唐之交诗人
春江花月夜
孤篇横绝,情景理交融,意境创造
写景抒女子离别相思情,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抒情氛围优美浓郁,笔触细腻,诗中的诗
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出现
王维,孟浩然等
王维山水诗
精通音乐,擅长绘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王维归隐诗
空静的“无我”境界
隐居生活美,自然生机灵动
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心境
孟浩然山水诗
高远处落笔,寂寞处低徊,明秀诗境
自然平淡
妙在自然流走,冲淡闲远,不求工而自工
王维,孟浩然对比
生活环境和性格气质不同,孟浩然更贴近自己的生活
孟浩然的景物描写,常是他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即兴而发,不假雕琢
孟浩然诗语自然纯净,更纯朴
王维是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
王昌龄边塞诗
七言绝句
军旅苦辛
诗风苍凉悲壮
讲究立意构思,豪爽俊丽
语言含蓄雄放
高适边塞诗
意气高昂,慷慨悲壮
以质实的古体见长,浑厚骨力
岑参边塞诗
善于写感觉印象,奇异风光,奇伟壮丽
音节洪亮,意调高远
岑参边塞诗好奇特点
景奇
韵奇
调奇
意奇
李白乐府诗
创新意识
借古题写现实
借古题写己怀
艺术特点
句式的长短不齐和韵律的跌宕舒展
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
以五、七言为主的杂言体,从汉魏古体到唐体的根本性转变
李白歌行体
打破诗歌固有形式,笔法多变,任意抒写
激情喷涌,气势奔放,慷慨激昂,豪迈飘逸
李白绝句
七言表现人与自然融合
五言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无尽的情思
受乐府民歌影响,有乐府民歌风格
李白诗歌成就
强烈的主观色彩
想象变化莫测
多壮美意象,优美意象
清新明快,明丽爽朗
杜甫诗史
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动乱
杜诗具有史的价值,重要历史事件在诗中都有反映,佐证历史,补充历史
提供比历史事件更广阔,具体,生动的生活画面
感受到当时社会某些心理状态
杜甫诗歌写实手法
以时事入诗,直面客观现实
客观纪实描写手法
既写事件经过,又写细节
融入强烈情感
杜甫律诗成就
五律七律都擅长
以律诗写组诗,扩大表现力,七律诗组最成功
拗体律诗,打破固定的谱式
杜甫绝句
拗体在绝句中出现较多
入蜀后多为描写当地风景和人俗风情的组诗
音调上不悠扬和谐,但章法句法多变
创立沉郁顿挫风格风貌
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特点
感情基调是悲慨
感情深沉混厚,起伏顿挫
形成于晚年,写民生疾苦,写自己穷困潦倒
沉郁指感情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指感情表达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杜诗集大成者体现
虚心学习前人经验
兼备众体,风格多样化
功力深厚,能自铸伟辞
大历十才子
中唐诗人姚合,《极玄集》
钱起,李端,卢纶,司空曙等
写日常生活琐事,自然风物,羁旅愁思,风格清雅闲淡
大历十才子诗歌特色
清雅闲淡的艺术风格
语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暗淡的色彩
意象多自然景物,刻画精巧细致
李益诗风两重性
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盛唐余韵
感伤情调,中唐先声
李益七绝边塞诗
内容丰富,写战士思归的怨望心情
写景抒情时,在瞬间感受中捕捉诗意
质实明快,平凡朴实
白居易诗歌
讽喻诗
时事,社会矛盾,济世之情
闲适诗
个人独居生活感悟,诗风浅近平淡
感伤诗
长恨歌,琵琶行,叙事中强烈的抒情色彩
杂律诗
山水风光和友情
元稹诗歌
讽喻诗(新乐府诗)
借古题或拟新题
艳情诗
代表创作特色
悼亡诗
代表创作特色
遣悲怀
酬唱诗
元稹白居易遭貶后仍酬唱不已
元白诗派
中唐,写实尚俗
元稹,白居易
元和体
元稹白居易在元和年间所写的长篇排律以及小碎篇章,及艳体诗
孟郊诗歌
苦吟,造语炼字,构思奇特
凄凉寒苦的贫困生活,诗境幽僻
也有古朴平易小诗
李贺诗歌
构思和艺术想象上具有独创性,怪奇特征
鲜明瑰丽的意象和丰富的主观色彩
冷艳怪丽的风格
长吉体
李贺诗的风格,造语奇丽,生新
韩愈诗歌特点
以文为诗,诗歌散文化
狠重奇险
以丑为美,将丑陋事物写入诗中
偶有富有神韵,清新自然
韩愈诗风大变原因
政治压力
被贬,荒僻险怪的南国景观
韩孟诗派
韩愈,孟郊为代表
尚怪奇,重主观
柳宗元诗歌
人物传记,山水游记,寓言等文学散文
寓言篇幅短小而极富哲理意味
山水游记善于选取深奥幽美的小事物,采用象征手法,移情于景,寄寓身世之感
柳宗元的传记文和抒情文也有佳者,如《捕蛇者说》
总体艺术风格
沉郁凝练,冷峻峭拔
凄幽,愤激,冷峻的色彩和浓郁诗意
贬谪诗,忧憤深元,清冷峭拔
山水田园诗,淡泊
刘禹锡诗歌
写内心苦闷哀怨,执着精神
对用世的渴望及理想的执着
咏史诗,艺术精湛思想深刻
民歌体诗,清新质朴,真率自然
李商隐无题诗
七言律绝
朦胧婉曲美
感情惆怅哀伤,形象迷离隐晦
意旨含蓄朦胧,主题多义
托意空灵,兴寄深微
李商隐政治诗
关注民生
抨击宦官
感伤历史
批评朝政
李商隐诗歌特色
意境的幽美,情思意绪的体验把握再现
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词化特征比较显著,题材细小化,情思深微化,意境朦胧美,诗词搭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