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检验策划。由品质检验部门编写来料检验指导书,对每项重要检验项目的检验方式和方法作出规定,其内容一般包括检验方法、检验工具,精度、抽样方法、统计方法、记录方式,注明可能需要提供的品质保证书、自检报告和验证方法、自检项目、检验样品名称和编号等。
(2)来料通知。在接到来料通知时,必须检查“来料检验通知单”的料号、品名、规格是否与实物相符,若不符合可拒绝接收,不能因为急需用料而影响检验的品质。“来料检验通知单”如表2-5所示。
(3)检验准备。根据“来料检验通知单”的料号,调出该料号的规格档案,查阅来料检验规范书,准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并调出“来料检验履历表”,以了解过去该供应商的交货品质情况。“来料检验履历表”如表2-6所示。
表2-6 来料检验履历表
(4)执行检验。在执行检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① 评估供方提供的重要特性值的控制图和过程能力测定值报告。
② 抽取规定量的样品,抽样必须注意随机和分层原理。
④ 参考来料的规格图样或零件承认书以及标准品,
正确使用检测仪器、工具进行检验。
(5)检验判定。检验判定的依据是检验结果,若主要缺点与次要缺点均未达拒收数,则此批判为合格允收批,否则判为不合格拒收批,未经承认的材料也视为拒收批。
(6)填表验收。在填表时须注意以下几项。
① 允收批:填写“材料入库单”,判为允收(“材料入库单”如表2-7所示)。
④ 采购部处理结果为供应商到本厂挑选与返工或在本厂内挑选与返工处理后须依原抽样计划重新检验,重检结果记录在“来料检验履历表”上。
⑤ 依判定结果对允收批、拒收批、特采批进行标识,注明“材料入库单”号码及检验日期,贴在材料的包装上。仓储人员应将允收批、特采批置于良品区,拒收批放置于不良品区,以免误用。
⑥ 根据“来料检验品质异常报告”的信息填写“来料检验履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