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物理八上第一章:机械运动
物理八上第一章:机械运动笔记,包括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四部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Ⅰ长度
单位
基本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m,分米c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PM2.5:μm为单位
关系式
1km=10³m;1mm=10⁻³m 1μm=10⁻⁶m 1nm=10⁻⁹m
单位换算:数字+单位
5km=5×10³m=5×10³×1m=5×10³×10²=5×10⁵cm
测量
认识
①零刻度线(量物体并不一定要从零刻度线开始)
②量程:如图是9.4cm
③分度值:如图是1mm,则该尺是毫米刻度尺
分度值越小,测量越精
规则
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易出错事项
①视线偏差
②刻度线没有与物体对齐
③刻度尺选择不当
④估算或单位不当
注意事项
①取平均值单位应取同位
②取平均值如选项差别过大,则不取
③注意估读值:如在毫米刻度尺中5cm≠5.00cm
Ⅱ时间
基本单位:秒s
常用单位:分min,小时h
1h≡60min=3600a
1min=60s
测量(机械停表)
信息:了解各按钮功能,知道大表盘与小表盘意义
大表盘一整圈是60s,每大格是5s,每小格是1s
小表盘一整圈是60min,每小格是1min
当小表盘过半时大表盘读双圈
通常要互换算单位
Ⅲ误差
性质:误差≠错误
区别:误差是无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
①求平均值
②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③改进测量方法
二.运动的描述
Ⅰ机械运动
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特性:最基本,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判断:这个物体相较于其他物体是否有位置的改变
Ⅱ参照物
定义:判断物体状态的标准,就是参照物
特性
①被选定时就假定此物体是静止的
②参照物选择是随意的
不可以是描述物体本身
③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出来结果可能不同
判断
如研究的物体相较参照物不动,则静止
如研究的物体相较参照物运动,则运动
Ⅲ相对性
概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
一切“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运动是相对运动,静止是相对静止
离开参照物则无法描述运动
含义
①物体都是在运动的,绝对静止的物体不存在
②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相同
③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结论可能不同
技巧:碰到多物体运动,选好参照物,一定画图并结合其他因素分析
三.运动的快慢
Ⅰ速度
信息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
公式:V=s/t
衍生公式:t=s/v;s=vt
基本单位:米每秒(m/s)
组合单位
常用单位:千米每时(km/h)
换算单位
1m/s=3.6km/h
1km/h=1÷3.6m/s
比较
①相同时间,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
②相同路程,比较物体经过的时间
①表示运动快慢必须考虑路程和时间两个因素
②平均速度不代表全程,求的平均速度表示在这段路程里花的时间比
Ⅱ匀速直线运动
性质
定义: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任意相同时间路程相等,路程时间成正比
相对: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特点:物体速度的大小常常会发生变化
可以用v=s/t计算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
引入: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引出平均速度
公式:v=s/t(一段时间与同一段路程比)
四.测量平均速度
经典实验:小车运动
实验
原理:v=s/t
必备器材:刻度尺与停表
结论:上半段速度<整段速度<下半段速度
①一段的路程与一段的速度要对应正确
②要从小车开始运动则开始计时,小车敲击金属片同时停止计时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