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苏东坡传》卷3童年与青年
本章主要介绍苏轼的童年,其成才离不开当时的政治环境及家庭环境。对于想要了解苏轼的朋友可以看看,本文知识详细,逻辑分明,可以收藏。
苏东坡一生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年少有为、仕途不顺、黄州修炼、东山再起和再遭贬谪。苏东坡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这是一篇关于《苏东坡传》的思维导图,介绍了苏东坡坎坷的一生,了解这个人的生平,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他的诗词。
苏东坡传中工程与赈灾一章主要讲解苏东坡在任杭州太守时,解决杭州百姓的用水问题及救助灾民等事宜,感兴趣的朋友收藏下图阅读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苏东坡传》
作者
林语堂 1895.10.10-1976.3.26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
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 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 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代表作品:《京华烟云》《啼笑皆非》《吾国与吾民》《老子的智慧》等
卷一 / 童年与青年 (宋仁宗景祐三年至嘉祐六年)
第三章 童年和青年
政治环境清平
在苏东坡的童年,中国是在宋朝最贤明的君主统治之下,他极力奖励文学艺术。国内此时也太平无事,朝廷之上,贤良之臣(如欧阳修、范仲淹)在位,若干文才杰出的人士都受到恩宠,侍奉皇帝,点缀升平
家庭氛围良好
父亲一向坚持文章的淳朴风格,力戒当时流行的华美靡丽的习气
母亲程氏出身于名门望族,受过良好的教育,在苏轼8岁到10岁之间,父亲苏洵进京赶考,落第之后,在江淮一带游历,母亲在家管教孩子。 (小故事:教孩子读《后汉书》中的《范滂传》)
兄弟二人相伴,采用逐字抄写所读经书和正史的方法,刻苦钻研经典。 苏轼兄弟之间的友爱与以后顺逆荣枯过程中深厚的手足之情,是苏东坡这个诗人毕生歌咏的题材。
其他
苏洵
苏洵赶考铩羽而归,失败原因十之八九在作诗上。诗的考试,需要有相当的艺术的雅趣,措辞相当的精巧工稳,而苏洵则主要重视思想观念。
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证之法,乃至国家盛衰隆替之道。
中国读书人的名字
“正式名字”,在书信里签名,在官家文书上签字等
“字”,供友人口头与文字上称呼之用。 普通对一个人礼貌相称时,是称字而不提姓,后而缀以“先生”一词。
"号",有些学者文人还另起雅号,作为书斋的名称,也常在印章上用
也有以书名称呼的;另外有人身登要职,也有以官名称呼的; 有人全国知名,也有以他故乡之名相称的
苏家与程家的关系
起因:在苏轼16岁时,其姐姐嫁给了外婆家的表兄程之才,新娘过得并不快乐,可能受到了折磨,不久后去世
经过:苏洵很恼怒,之后将苏姓全族请来,当众谴责程家,将程家得罪到底。
结果:苏洵告诫苏轼兄弟永远不要和程之才有往来,自此四十年内,兄弟二人一直没有和该表兄有往来,而在苏洵去世之后,苏氏兄弟和外婆家的其他表兄弟保持了很好的亲戚关系。
一个美好的传说
传说苏轼有一个虽不甚美但颇有才华的妹妹,嫁给了苏东坡的门下学士秦观。
在苏轼与苏辙的数百封信中,虽多次提到秦观,但始终没有发现他们有什么亲戚关系的踪迹
秦观在29岁并已经娶妻之后,才初次遇见苏东坡
该故事越传越逼真,人人也愿意相信,更多地还是对苏东坡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