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在杭州期间,写的数百首诗里,很难找到何者是主要的情调。他写戏谑讽刺诗、启人灵思的山水诗、荡气回肠的爱情诗,有的诗轻松愉快惹人大笑,有的诗辛酸凄苦令人落泪。
苏东坡此人,是不可预测的。他在诗的开端,习惯上总是出之以轻松自然,随之用一两个历史上的典故,再往后,谁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出现,诗人他自己更不知道,他的风格是属于那全任自然一发不能自已的一类。在朝廷上最厌恶清议之时,他这种风格是必然会给自己招致麻烦的。
此时反对王安石新政的一些人,都在东南各地为官。他们都对时局感到厌恶,因为当时王安石仍未失势,他们不像以前那么激烈,意见姑且放在心头,只有苏东坡不够圆滑,在看见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时,不顾后果,坦率表示自己的感慨,或反映百姓疾苦,或指向暴政,或蔑视当政者,或讽刺时局。
后来,苏东坡写的一些诗被当权派收集去仔细研究,内容并无煽动叛乱,没有公开批评,没有公然反对批评,但是这些诗却如蚊叮虫咬,令人觉得刺痛、烦扰、不安。
神宗熙宁七年(1074)九月,苏东坡在杭州的***届满(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他弟弟子由那时在山东济州任职,东坡请调到山东,升任密州太守,在密州两年,又调到徐州任太守(熙宁十年1077-元丰二年1079)
密州是一个很穷的县份,当时王安石已去职,由吕惠卿挡圈,创行了新所得税法,人民无力负担。这是苏东坡最难过、最沮丧的一段时光,但他却写出了最好的诗歌,他的诗才达到完全成熟的地步,此时愤怒与苛酷的火气已无,只剩下安详平和与顺时知命的心境,他比以前更洒脱而不执着。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丙辰中秋后,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