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习总书记讲话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2021年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班讲话的思维导图,内容丰富全面且思路清晰,希望梳理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党章建设思维导图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2021年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班讲话
理想信念
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为什么:(对比论证)有了,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没有或者不坚定,就经不起风吹浪打,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甚至临阵逃脱
论证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怎么办: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对于年轻干部而言,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
对党忠诚
是什么: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对理想信念坚定最好的诠释
为什么:(举例论证)在革命时期看能不能为党和人民事业冲锋陷阵、舍生忘死。在和平时期思想上坚持党的领导、执行上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规矩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服务上人民事业高于一切
怎么办:组织上安排年轻干部去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是信任更是培养,年强干部应该以此为荣、争先恐后。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难成大器
实事求是
是什么:一切从实际出发时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怎么办
调查研究
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表扬批评都要听
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不能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
分析思考
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党性问题
是不是讲真话、讲实话,是不是干实事、求实效,年轻干部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要内容,敢于坚持真理、善于独立思考、坚持求真务实
规矩底线
为什么
一个干部只有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拧紧了,把思想觉悟、精神境界提高了,才能从不敢腐到不想腐
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无论是干事创业还是攻坚克难,不仅需要宽肩膀,也需要铁肩膀;不仅需要政治过硬,也需要本领高强。
敬畏心,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
严以修身,才能严以律己
我们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的是大义、求的是打我,更要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做一个一心为民、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
做法
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做到始终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做到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切实把造福人民作为最根本的职责;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慎微慎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讲规矩、守底线,首先要有敬畏心。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坚持原则
是什么:是共产党人的重要品格,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
为什么:对共产党员而言,”好好先生“并不是真正的好人。奉行好人主义的人,没有公心、只有私心,没有正气、只有俗气,好的是自己,坏的是风气、是事业。
怎么办:共产党人讲党性、讲原则,就要讲斗争。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含糊、决不能退让,否则就是对党和人民不负责任,甚至是犯罪。大是大非面前讲原则,小事小节中讲原则。党的干部都要秉公办事、铁面无私的精神,讲原则不讲面子,讲党性不徇私情。
干事担事
是什么: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
为什么: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改革发展稳定工作那么多,要做好工作都要担当作为。担当和作为是一体的,不作为就是不担当,有作为就要有担当。做事总是有风险的,正因为有风险,才需要担当。
怎么办: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
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只有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才能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事领导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一定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
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多读书,读好书
结合工作需要,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完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