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言语理解与表达
下图总结了言语理解与表达的知识内容,涵盖了片段阅读中的中心理解与细节判断、语句表达、逻辑填空等方面,希望梳理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1-09-12 12:01:58片段阅读
中心理解
重点词
主题词
定义
文段围绕的核心话题,文段要围绕其展开
判断
中心句围绕的核心话题,一般前有引入或后有解释说明
每句话都围绕的相同话题
理论要点
正确选项中需包含文段主题词
注意
一个主题词确定答案,不符不选 两个主题词抱团出现,单一不选
高频有可能是主题 词,但不一定是主题词
错误选项特征
非重点:转折前的内容;围绕解释说明的表述
无中生有
偷换概念:主题词偷换/范围扩大或缩小
总结
一个主题词要找准;两个主题词及以上要找全,缺一不可
程度词
标志词:更、尤其、正是、特别是、真正、根本、最(核心、突出)等
理论要点:程度词可以提示重点的位置,但不是一定是中心句。程度词 可以和主题词相结合
关联词
转折关系 转折之后是重点
典型标志词
虽然 A但是 B;尽管……可是……;……不过……;然而……;……却…… 其实/事实上/实际上
非典型标志词
殊不知;截然不同;截然相反;全新研究;一种误读;相对而言
解题提示
错误选项特征
转折前的内容
围绕解释说明的表述
无中生有
例子、原因、背景;与文意相悖;绝对表述
略读句子特征
例子
比如、例如、诸如、譬如等
原因解释
标志词:因为、由于;
标点符号:冒号(:)、破折号(——)
背景
近年来、随着、在……背景下等
小题型
逆向思维 适用文段特征:“很多人都认为”“大多数人都认为”“不少人认为”“传统观 点认为”+转折表述 理论依据:转折前后句子意思相反 如:很多人认为,你很爱我。其实你跟我出门不洗脸,逛街不拎包,回家不 做饭……
注意
转折出现在结尾,中间,即中心理解题不能只看首句和尾句。
因果关系 结论是重点
典型格式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
理论要点
原因非重点,结论是重点
引导结论的标志词
所以、因此、因而、故而、于是、可见、看来、故
导致、致使、使得、造成,后面通常接不好的结果
文段特征
结论句在结尾:大部分情况下是对前文的总结,尾句通常为文段的中 心句,需重点看,前文可略读
结论句出现在文段开头/中间,之后仍有其他语句
之后的语句是进一步解释说明,中心句仍为结论句
之后又出现并列、因果、转折、对策等,结合多种关联词共同分析
错误选项特征
非重点
转折前的内容
围绕解释说明的表述
结论前的表述
无中生有
偷换概念:主题词偷换/范围扩大或缩小
必要条件
典型格式;只有……才……(注意:与判断推理中必要区别)
理论要点:必要条件是重点,即“只有”和“才”之间的部分,A 重要, B 不重要。
常考 对策
标志词
对策
应该、应当、应、需要、要、必须+做法
通过/采取……手段/途径/措施/方式/方法/渠道,才能……
前提、基础、保障
负有……的义务/……的必由之路/……的法门之一/要领在于/势在必 行
呼吁/倡导、建议+做法(近几年少考)
(快速略读,在问题后找对策)问题:挑战、瓶颈、软肋、难题、不足、缺陷、风险等
文段特征
对策在结尾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对策在中间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解释说明(意义效果)
对策在开头 对策+正反论证/原因论证
反面论证
典型格式:如果/倘若/一旦……+不好的结果。条件(省略号部分)更重要,不好的结果不重要
具体应用:把前面的做法反过来,即为对策
注意:文段为“问题+反面论证”,此时反面论证引导的对策更重要 文段为“问题+正面对策+反面论证”,此时正面的对策更重要,反 面论证为解释说明,非重点
常见错误选项的特征:假设变成现实的表述
注意:重点;解决问题;非重点:转折关系转折之后是重点,因果关系中结论是重点,转折之前 /原因常为干扰项,必要条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意义效果是常挖的 “坑”
【提示】当文段中只出现“问题”表述时,“解决问题”可能作为正确答案出现在选项中;对策不万能,需有针对性
并列关系
理论要点:无论是中心句中有并列还是整个文段是并列结构,都要全面概 括
文段特征
包含并列关联词及标点,如此外、另外、同时、以及、“;”
句式相同或相近
按照时间顺序展开,通常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时间节点
错误选项特征:表述片面
行文脉络
理论要点:把握中心句及分述句的特征
中心句特征
形式:重点词提示,如出现“但”“必须”等标志词进行提示
内容:观点,文段围绕观点进行论述
对策
结论
评价
分述句特征
举例子:“比如”“例如”“……就是例证”等
数据资料
正反论证:如前文提出观点后面为正反论证,反面论证不重要
原因解释
并列分述常见错误选项的特征:(如:①例子+例子+例子…… ②例子+原因解释+调查报告……)
知识链接:识别不明确选项
特征:1.否定表述(不应、不能、不可、不是……)
若 A 能回答 B 的问题,则 B 不明确,A 明确
解题要点:优选明确项(对比思维),若选项为明确、不明确、错误、错 误,此时选明确的;若四个选项为三个错误,一个不明确,此时不明确的也要选
知识链接:分—总
结论、对策
代词(“这”“此”)引导的尾句需关注
贴士 选项陷阱总结
非重点,迷你眼
无中生有不能选
细节判断
提问方式(看提问方式,区分题型)
以下对文段理解正确/不正确的是……。
符合/不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
从文段中可以得知/推出的是/不能得知/不能推出的是……
解题方法
从文段出发
文段晦涩难懂:如天体物理学,生物学前沿文章,这时先看选项,再回 到文段作对比
文段通俗易懂:如热点话题,可以先读文段再看选项
从选项入手
选项出现数字:如“A 项出现 10%”,A 项易于定位,可以优先验证
选项比较简短:也可以先从选项入手再去看文段
典型细节题 错误选项类型
无中生有
偷换概念(替换、混搭)
偷换逻辑(强加因果、因果倒置)
偷换时态
将来时(将要、立刻、趋势、以后)
完成时(已、已经、了、完成)
进行时(正在、在……中、着)
快速解题技巧
对比项
相对绝对项
表述与实际不符项
掌握正确的解题顺序;把握错误选项特征以及快速解题方法
言语理解与表达
语句表达
语句填空
提问方式: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项是……
横线在结尾
总结前文
提出对策
横线在开头
需对后文进行概括
横线在中间
注意与上下文的联系
把握好主题词,保证与文段话题一致
逻辑填空
词的辨析
词义侧重【辨析方法】
拆字组词:用不一样的字单独组词
整词搭配:用整个词进行搭配组词
固定搭配
搭配一个词
找准搭配对象(瞻前顾后)
搭配多个词
所填词语搭配由“和”“及”“与”引导的并列结构
需与并列结构搭配恰当
常用词搭配、热点词搭配
常用词搭配:爱护/爱戴;稀少/稀缺;沉默、受制、简单、遏制
二分法:人与物、积极与消极、抽象与具体、主动与被动
程度轻重
区分
程度重:截然相反:我往东走,你往西走
程度轻:大相径庭:我往东走,你往北走
理论要点:所填词语的程度轻重与文段意思的程度轻重保持一致。
感情色彩
区分
褒义成果
贬义后果
中性结果
理论要点:所填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文段的感情色彩保持一致
语境分析
关联关系
转折关系
标志词:但是、然而、却等
理论要点:前后语义相反,感情色彩相反
因果关系
标志词:因为……所以……、由于……因此……、导致、使得等
理论要点:横线前后构成因果关系
并列关系
同义并列:顿号(、)、逗号(,)
反义并列:不是……而是……、是……不是……、相反、反之、多一些…… 少一些……、要……不能……等
理论要点:同义并列前后语义相近;反义并列前后语义相反或相对
多层并列
感情色彩一致,语义不同(不同角度)
感情色彩一致,语义不同(关注逻辑关系)
对应关系
解释类对应
题干特点:分句, ,分句
标志词:即、就是、可谓、无异于、无疑是等
标点:冒号(:)、破折号(——)
重点词句对应
重点词:指代词、主题词、形象表达
重点句:中心句(前后呼应)
贴士:装准对应关系,要基于对整个文段意思的理解与把握
虚词辨析(关联词)
转折关系: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固然……但是,却,然而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而,因此、总之、看来
条件关联词: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
而:表并列、顺承、转折
假设关联词:无论……都,倘若……就,如果……就,即使……也
递进关联词:不但……而且,不仅……更,何况……甚至
【注意】言语复习建议: 1.单题型练方法,难点再刷系统课(系统讲义、强化课)。 2.边听课边做题,总结错题查缺补漏提升短板。 3.考前 2 个月开始刷套题,套题实战(边做边总结),练顺序、计时间(本省真模考)。 4.参加模考,积累词语、保持手感
【热点词搭配积累】 1.创新驱动;精准扶贫;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命运共同体;统筹城乡发展; 乡村振兴;凝聚共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 2.政治互信、经济互融、人文互通。 3.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4.把握时代之魂、关注时代之需、聚焦时代之变、引领时代之风。 5.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 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 6.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
【注意】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联想到两拨人打群架,第一个 挨揍的是首当其冲。 2.差强人意:形容大体上令人满意。 3.耳闻则诵: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4.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补充词语“不易之论”,“易”指 改变,联想到交易,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6.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7.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8.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9.改头换面: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10.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