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
大二上学期生物化学第一章的蛋白质化学思维导图,从蛋白质的分子组成、蛋白质化学等方面进行了概述,需要可收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法理
第三章蛋白质化学
一.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元素组成
C.H.O.N.S
N的均值为16%→计算蛋白质含量:含氮量(g)×6.25
其中易混入非蛋白氮,使含量偏高。eg:三聚氰胺
结构单位
总括:标准氨基酸有20种
结构
除了脯氨酸是∂-亚基氨酸,其他为∂-氨基酸
子主题
除了甘氨酸不是手性分子,其他为L-∂-氨基酸
分类
非极性脂肪族R基氨基酸
有非极性疏水R基
甘氨酸最简单,无L-,D-型之分
含硫氨基酸:蛋氨酸(甲硫氨酸)+半胱氨酸
脯氨酸:环形,刚性
极性不带电荷R基氨基酸
有极性亲水R基
两个半胱氨酸形成二硫键
芳香族R基氨基酸(酪色苯)
都有苯环结构(紫外吸收)
酪氨酸为R基含羧基之一
带正电荷R基氨基酸(赖精组)
碱性,有两个氨基(NH2)
带负电荷R.基氨基酸(天冬,谷氨酸)
酸性,有两个羧基
性质
紫外吸收特征:芳香性在280nm波长附近存在吸收峰
茚三酮反应
水合茚三酮与氨基酸发生反应
紫色化合物在570nm波长附近
两性解离
羧基可以给出H离子而呈酸性(负电)
氨基可以结合H离子而呈碱性(正电)
等电点
兼性离子是溶液中氨基酸既带正电荷,也带负电荷的电中性离子(净电荷为0)
pl=pH
pl>pH,带正电荷,向负极移动
pl<pH,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在电场中不泳动,最不稳定,溶解度最小,有沉淀
肽键和肽
肽键
名解:由一个氨基酸∂-羧基个另一个氨基酸∂-氨基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学键
肽单位
肽键中六个原子构成(同一个平面上)
C-N键
介于C-N单双键之间,具有一定双键性质,不能自由旋转
羧基:-COOH;氨基:-NH2;肽键:-CO-NH-
肽
名解:由不止一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
肽是氨基酸酸链状聚合物
寡肽:2-10AA
多肽:>10AA
主链:-N-C∂-C-
书写顺序:N→C
蛋白质是大分子肽
并非多肽都是蛋白质,但两者无明确严格界限,氨基酸生成太后,理化性质基本会保留其原有的
蛋白质是>50AA的多肽
一个多肽分子一条肽链,蛋白质不止一条
多肽活性与构象无关,与蛋白质有关
多肽不含辅基,蛋白质含有辅基
生物活性肽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组成: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
官能团:巯基
功能:解毒和还原性(抗氧化剂)
Ps:①蛋白质定量测定:Folin酚试剂法,考马斯亮蓝法,双缩脲法,紫外吸收法,茚三酮反应。 ②球蛋白分子疏水作用氨基酸:苯丙氨酸,色氨酸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一级结构
意义:①一级结构是蛋白质活性的分子基础 ②是蛋白质构象的基础
名解: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维系结构:共价键(肽键,二硫键)
代表:人工胰岛素
二级结构
名解:蛋白质多肽链局部前段(3-30AA)的构象(有规则的折叠,缠绕)
维系结构:氢键
形成
∂螺旋
名解:通过肽单位旋转形成的一种右手螺旋结构
每一螺旋含3.6AA,直径0.5nm,螺旋距0.54nm
β折叠
名解:其主链构象呈锯齿状
一个β折叠含两个氨基酸=两个肽单位
β转角
用以连接其他二级结构的一种刚性回折肽段(180度)
一个转角长4AA(含脯氨酸和甘氨酸),三个肽单位
环
蛋白质分子用以连接其他二级结构柔性肽段
无规卷曲
基序=模体,超二级结构
组成:几个二级结构进一步聚集和结合单元
锌指
一段∂螺旋+两段反向平行β折叠
状如手指
螺旋-环螺旋
三级结构
名解:蛋白质分子整条多肽链的构象,描述其所有原子空间结构
维系结构:疏水键(内部几乎疏水,表面为亲水)
代表:肌红蛋白+中胰核糖核酸酶
结构域
名解:许多较大蛋白质三级结构由肽链分段折叠成稳定球形
三级结构中独立功能区
四级结构
名解:由不止一条肽链构成,每一条肽链都有特定的且相对独立的三级结构=仅限于含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肽链
维系结构:非共价键
代表:血红蛋白(Hb)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序列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决定其构象
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相似其功能也一致
其序列蕴含生物进化信息
改变序列直接影响其功能:镰状细胞贫血
构象和功能的关系
构象决定性质和功能
变构改变活性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一般性质
紫外吸收
肽键结构对220nm以下紫外线有强吸收
色氨酸和酪氨酸对280nm紫外线
显色反应
紫色
双缩脲反应
碱性条件下与Cu2+成紫红色
N端反应
两性解离与等电点
碱性等电点高,带正电荷
酸性带负电荷,等电点低(人体大多为5.0左右)
pH<pl,带正电,向负极移动
pH>pl,带负电,向正极移动
大分子特性
蛋白质是胶体→→稳定(同性电荷➕水化膜)
变性
名解:由于稳定蛋白质构象的化学键被破坏,造成其四级结构,三级结构甚至二级结构被破坏,导致其天然构象被破坏
后果:疏水基团被破坏,分子对称性丧失,结晶能力丧失,扩散系数减少,溶解度降低,活性丧失,易被蛋白酶降解,溶液黏度增加,紫外吸收增强
原因:高温高压,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甲醛,乙醇,丙酮,尿素等
复性:破坏程度较轻,🉑逆
沉降和沉降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