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一战后历史汇总
本导图梳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战后世界的构建,包含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战后世界的构建,知识点包括背景、进程、评价三大板块,内容丰富全面且思路清新,值得收藏学习哦!
历史学科——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包含近现代科技成就:物理学的重大发现、进化论、第三次科技革命;近现代文学艺术成就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
背景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斗争的实质
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
具体原因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同盟国(1882)
德奥意
协约国(1907)
英法俄
三对主要矛盾
德法
阿尔萨斯和洛林
德英
世界霸权及殖民地
奥俄
巴尔干半岛
进程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
爆发1917
奥向塞尔维亚宣战
第一阶段1914
1915-1916马恩和战役
德国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第二阶段1915-1916
意大利加入协约国
凡尔登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日德兰海战
一战规模最大的海战
索姆河战役
规模最大,英国首先使用了坦克
第三阶段1917-1918
美对德宣战
中国对同盟国宣战
派出劳工
俄国退出一战
尾声
1918年德国基尔港水兵起义
1918年11.11福熙车厢
评价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影响
巨大的灾难
新世界
人类社会
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俄国十月革命
经济
政治
组织
阶级
群众
过程
二月革命
四月提纲
七月流血
十月革命
巩固政权的措施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军事
外交
意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
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内容
农业
工业
商业
分配
目的
特点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工业化
1925年,联工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1928年-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
成就
从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农业集体化
施行
1927年,联工十五大,通过了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1929年,开展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打击富农
1937年完成
斯大林模式
1936年,通过新宪法,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性质
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积极影响
弊端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
旧的统治秩序被破坏
各国实力变化
帝国主义策划反苏
建立
《凡尔赛合约》
重新划分德国疆界
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废除德国的义务兵役制
支付大量赔款
帝国主义战胜国瓜分战败国的分赃会议
作用
国际关系新秩序的确立
内部蕴含着诸多矛盾
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
国际联盟
由来
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
成立
1920年,日内瓦成立
主要机构:大会、行政院、秘书处
主要内容
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委任统治
解散
联合国成立后,国联宣告解散
评价: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影响:未能阻挡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
背景:远东问题
《四国条约》
埋葬了英日同盟
《五国海军条约》
美国获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
《九国公约》
实质:美居主导地位,抑制日本
内容:机会均等,门户开放
日本
美国
中国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欧洲列强放松了对其控制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埃及华夫脱运动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经济大危机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主要原因
资本主义固有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直接原因
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崩溃
表现
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工人失业
农产品价格下跌
时间长
范围广
破坏力大
经济破坏
国内
国外
加剧世界局势的不稳定
罗斯福新政
胡福政府反危机的失败
罗斯福上台
整顿银行与金融
复兴工业
调整农业
社会福利
核心: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
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局部调整生产关系,加强国家干预
直接: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间接: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统治
深远: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