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态度与品德心理发展
下图讲述了态度的实质、态度的结构、品德的实质、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与道德、态度与品德形成的过程、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态度与品德心理发展
态度的实质
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
态度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态度的结构
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
行为成分
品德的实质
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直觉的道德情感
想象的道德情感
伦理的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品德与道德
态度与品德形成的过程
一 遵从(依从)
二 认同
三 内化(信奉)
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和改变的条件
外部条件
家庭教养方式
社会风气
同伴群体
内部条件
认知失调
态度定势
道德认知
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前道德阶段(1-2)
他律道德阶段(2-8岁)
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岁)
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
习俗水平(9-16岁)
后习俗水平(16岁后)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
道德概念的理解、掌握
道德原则的掌握
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道德信念的形成
无道德信念时期
道德信念萌芽时期
道德信念开始形成时期
小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
小学生道德情绪归因的特点
小学生道德意志的发展
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道德行为发展呈“马鞍”型
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
道德认识的提高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保持道德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
加强道德实践
道德情感的培养
知行结合,促进道德情感的发展
利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引起学生的道德情感共鸣
活动中以境育情
道德意志的锻炼
在榜样教育中激发道德意志的自觉性
在实践中磨砺道德意志
培养学生抗诱惑能力
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行为方式的知识传授
有目的的练习和重复
小学生不良行为
分类
侵犯性行为
逃避性行为
产生的原因
外部原因
家庭的不良影响
学校教育的失误
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
内部原因
道德认识错误
道德情感不良
道德意志薄弱
不良行为的矫正
给予特别的关爱,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培养自尊心,激发集体荣誉感
注重健康环境的营造,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针对个别差异,采取灵活教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