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儿童发展导图笔记
本导图讲述了国外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我国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值得收藏学习哦!
编辑于2021-09-14 16:18:46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国外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国外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背景
1.1879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冯特因此被誉为“科学心理学之父”
2.自然主义教育运动主张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顺序进行教育 ①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世界图解》 ②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班说” ③法国思想家卢梭《爱弥儿——论教育》
3.进化论的影响,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经历发展过程记录而著的《一个婴儿的传略》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儿童心理》, 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2.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于20世纪初首次用推青少年儿童的行为、态度、兴趣等做了广泛系统的调查研究。→西方社会“儿童研究运动”热潮。
3.①法国心理学家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②美国儿科医生格赛尔——婴幼儿发展量表 ③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华生——儿童情绪的条件反射理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1.法国心理学家瓦龙强调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及儿童心理发展的辩证规律。
2.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结构主义的儿童心理学观点,提出认识发展的四个阶与作为认知发展的特殊领域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
3.美国的布鲁纳致力于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育实践。汲取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形成以认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的教育思想。
国外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古希腊时期 ①苏格拉底:倡导用启发学生智慧的问答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真理 ②柏拉图提倡德、智、美和谐发展 ③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遵循自然(自然指人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分阶段教育
2.20世纪20年代以前 ①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诞生 桑代克被称为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②当时大多数都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来揭示教育学问题,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
3.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①行为主义占优势,把动物心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人类的学习中。 ②30年代-4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领域扩充到对儿童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等方面的研究 ③ 50年代,兴起了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
4.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开始 ①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课程改革运动。 ②人文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 ③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逐渐形成。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越来越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派别的分歧越来越小。 建构主义的兴起为人们研究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
我国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1.孔子“性相近,习相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在20世纪20年代,科学的儿童心理学才被介绍到我国。
①最早从事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家陈鹤琴1925年《儿童心理之研究》——我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专著
②肖孝嵘1933年《实验儿童心理学》
③1921年,陈鹤琴,廖世承《智力测验法》
④1924年,陆志伟修订《比纳—西蒙智力测验法》
⑤20世纪50年代,在苏联儿童心理学的影响下,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着重探讨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方向。
⑥60年代朱智贤编写《儿童心理学》1979年进行修订并重新出版
⑦朱智贤、林崇德合著《儿童发展心理学》,李丹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
⑧1985年创刊《心理发展与教育》—我国第一本公开发行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术杂志
⑨我国最早出现的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翻译、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⑩廖世成教授于1924年出版《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姚本先主编《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沈德立主编《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伍新春主编的《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刘电芝主编的《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与个别差异性特征 (任务之一是阐释儿童发展与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规律,为教与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提供心理依据促进理论的丰富与完善)
如何依据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使他们快乐地学习 (任务之二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揭示教育学的科学方法,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与个别差异性特征 (任务之一是阐释儿童发展与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规律,为教与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提供心理依据促进理论的丰富与完善)
如何依据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使他们快乐地学习 (任务之二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揭示教育学的科学方法,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含义
指在自然情境中,根据一定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对人的心理现象和外在表现进行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
种类
根据观察者是否时间进入被观察者的活动
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
根据观察者是否是先确定具体观察项目和观察程序的严密程度
结构观察
非结构观察
优缺点
优点
适用范围大
简便易行
对于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所得材料比较真实
缺点
存在偶然性,不能揭示因果
难以进行重复观察,观察,结果难以检验和证实
得到的结果难以进行精确分析
难以控制目标现象的出现
观察容易“各取所需”
实验法
含义
指在创设某种情境,并控制一定的条件下,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的
自变量——由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
因变量——由自变量而引起的某种变化,用来衡量实验结果
控制变量——市实验者希望排除的条件以避免实验结果受到它们的影响
种类
实验室实验法
含义——是指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通过操纵自变量以观察变量从而确定因果关系的方法
优——统计性高,可重复验证
缺——实验室情境与现实情境有一定差距,难以将结论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去。 实验室环境中难以消除被试的反应倾向性和实验者对被试的影响
自然实验法
含义——是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做适当控制所进行的实验
优——减少人为性 获得真实材料
缺——实验控制不严
优缺点
优
可揭示因果关系
可重复,可检验
数量化指标明确
缺
主试效应
被试效应
测验法
含义
测验法即心理测验法。就是采用标准化测验工具来测量被试心理品质的研究方法。
信度——是指同意受试者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重复测验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有效测验所需要的心理品质的程度
标准化
种类
按照内容
学业成就测验
智力测验
态度测验
能力倾向测验
人格测验
按照形式
文字测验
非文字测验
按测验规模
团体测验
个别测验
优缺点
优
简便省力,易于实行
种类多灵活方便
所使用的标准化测验编制严谨,结果可靠
所得的结果量化程度高,结果处理十分方便
有现成的常模可直接进行对比研究
缺
难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不可避免地受经验文化的影响
一般是间接测量,对施测者要求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
调查法
含义
指通过收集被试的各种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了解其基本情况及心理状况的方法
种类
问卷调查
访谈调查
优缺点
优
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运用比较容易
涉及范围广,收集数据快
缺
不够严谨
不能揭示因果关系
受研究者主观影响较大
可靠程度依赖于被测者的合作
作品分析法
含义
作品分析法又叫活动产品分析法, 是通过对调查对象所完成的各种作品进行心理学分析,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把握特点和规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