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这是一篇关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的思维导图,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级会计总论。详细的总结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基本假设,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要素计量。帮助小伙伴快速掌握会计的内容要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周工作总结与下周工作计划
内衣测评
端午节
怎么美白?
财富规划思维导图
家庭战略转移思考
篮球大纲
预警类型
《断舍离》读书笔记
2019年年中总结(闵利利)
应纳税所得额
各项扣除
成本
费用
三项经费
职工福利:实收工资薪金总额的14%
工会经费:实收工资薪金总额的2%
职工教育经费:实收工资薪金总额的8%,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年度结转扣除
保险费
五险一金:准予扣除
补充养老/补充医疗:分别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5%的部分准予扣除
企业财产保险:准予扣除
雇主责任险、公众责任险:准予扣除
特殊工种人身安全保险:准予扣除
职工因公出差乘坐的交通工具发生的人身意外险:准予扣除
其他商业保险:不得扣除
利息
非关联方借款:准予扣除
非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准予扣除
非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不超过金融企业同类贷款利率部分准予扣除
股东未尽出资义务时借款利息税务处理:投资者未缴足应缴资本,企业对外借款利息,相当于投资者实缴资本额与在规定期限内应缴资本额的差额应给付利息,不属于合理支出,应由投资者负担,不得在计算应按税额所得额时扣除
公益性捐赠
判定:企业是否通过公益性组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几集组织部门/直属机构用于慈善活动、公益性的捐赠
税务处理: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不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3年内扣除
业务招待费
实际发生额的60%扣除,但不得高于当年销售额(营业收入)5‰ ,两者取最低
注:销售收入的判定 一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视同销售 创投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视同销售+投资收益
广告业务宣传费
一般行业: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以后年度结转扣除
化妆品制造/销售 医疗制造 饮料制造 (不含酒类制造) :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以后年度结转扣除
烟草企业:不得扣除
租赁费用
经营租赁: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
融资租赁:计提折旧扣除
手续费及佣金
保险业
财产保险: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余额的15%计算限额
人身保险: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余额的10%计算限额
从业代理服务 主营业务收入为手续费(证券 期货 保险代理) :据实扣除
其他企业: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和个人所签订合同确认收入5%扣除
其他准予扣除的项目
环境保护专项资金
劳动保护费
汇兑损失
总机构分摊费用
税金
不得扣除:准予抵扣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
准予抵扣的税金:其他税金,包括不得抵扣的计入产品成本的增值税
损失
准予扣除的损失:经营过程中的合理损失及经营管理不善、自然灾害、不可抗力
不得扣除的损失:违法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行政性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刑事责任及附加刑中的罚金。没收财产)
损失金额的计算(净损失):准予扣除的损失=损失的存货成本+不能抵的增值税税额-责任人培训-保险赔款
损失的资金收回:在以后纳税年度全部收回/部分收回时,应计入当期收入
损失的额申报:企业发生的损失,企业应按税法规定实际确认/实际发生的当年申报扣除
补亏
以前年度损失的追补
以前年度发生的损失未能在当年税前扣除的,可以按照对规定向税务机关说明并进行专项申报扣除
确属实际损失的,准予追补至该损失发生年度扣除,追补确认期限一般不得超过5年
企业以前年度实际资产未在税前扣除而多缴的企业所得税,可在追补确认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中予以抵扣,不足抵扣向以后年度递延抵扣
不得扣除的项目
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权益性投资收益款
企业所得税
税收滞纳金
罚金 罚款 没收财物的损失
超过规定标准的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公益性捐赠支出
赞助支出
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
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不征税收入
财政拨款
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免税收入
国债、利息收入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权益性投资收益
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事居民企业取得的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权益性投资收益
符合条件的非盈利组织的收入
收入总额
销售货物(特殊情况下销售)
售后回购:销售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回购商品做购入处理
以旧换新:销售商品确认条件确认收入,回收的商品在购进商品处理
商业折扣:折后入账
现金折扣:扣除现金折前确认收入,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做财务费用扣除
销售退回: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不用做账(除退货退钱外)
买一赠一:赠品不属于捐赠,按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摊确认收入
提供劳务:采用完工进度(百分比)确认劳务收入
租金:跨年度提前一次性支付,在租赁期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关年度收入
视同销售: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免费收入-不征税收入-各项扣除-补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