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地球上的水
八上浙教版科学第一单元地球上的水知识脉络,主要包含水的分布、水的循环、水资源分布和水与生命四部分内容。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思维导图,主要包括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两部分内容。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思维导图,介绍了常见的地貌类型,如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等,还有地貌观察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地球上的水
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P46-47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过程
影响蒸发的因素:①气温②风速③空气速度④水域面积⑤植被覆盖率
降水:①大气环流②地形③海陆位置
下渗:①降水强度②降水量③降水持续时间④坡度⑤植被覆盖率⑥地表性质
地表径流:①降水②蒸发③植被④人类活动建设(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地理意义
①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②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③塑造地表形态
④水循环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水能开发的条件:①河流径流量大②河流流经地区落差大
海水的性质
海水的温度P50-51
影响因素:深度、纬度、季节、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
太阳辐射是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
从垂直分布看: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1000米以内的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大
从水平分布看: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从季节分布看: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影响:①海洋生物的分布②海洋运输③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的作用
海水的盐度P52-53
盐类物质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镁,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千分比)。
在外海或大洋,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
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
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
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以副热带海域最高
由副热带(北回归线)海域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
热带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盐度最高
副热带海域向极地海域,海水温度渐低,盐度也渐低
赤道海域温度最高,蒸发强烈,降水丰沛,盐度不是最高
入海径流:北半球陆地面积广阔,海水面积小,有大河流注入,对海水的稀释作用明显,所以北半球比南半球盐度低
影响因素:①温度②蒸发量③降水量④入海径流⑤海域的封闭程度
海水的密度
从水平分布看: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从垂直方向看: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因纬度而异。在中低纬度海区,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往下(一般至1000米深)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
海水的运动
海浪
由风力形成
1.波浪的四要素:波峰、波谷、波高、波长
2.成因:①风力作用(常见)②海底地质灾害(海啸)③强风作用(风暴潮)
潮汐
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周期性:①日变化:一天两次,涨落(白天一潮,晚上一夕)②月变化:初一和十五是大潮(初七、初八或二十二、二十三是小潮)
人类活动:①潮间带采集和养殖②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③潮汐发电
洋流
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洋流。寒流反之。
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雾多,影响航行,易形成渔场:北海渔场(欧洲)、北海道渔场(日本)、纽芬兰渔场(美国)、秘鲁渔场(补偿流(上升))
有利影响:①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②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不利影响:扩大了污染范围
对气候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