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板绘笔记思维导图
下图汇总的内容有CG素描绘画流程、分析作品、练习、表现流程、参考等,知识点丰富全面且思路清晰,赶快收藏下图学习吧!
编辑于2021-09-22 16:50:09板绘笔记
CG素描绘画流程
分析作品
【底层-表层】关系
被C吸引的时候,不应该研究C,要去研究A和B
A(底层)不成立,即B(中间层)不成立,即C(表层)不成立
越是底层
结构稳定,看起来普通,可能性单一
越是表层
吸引人,可能性多,画面感强,趣味性好,容易找参考
具体构造
造型结构可信
互动搭配
质感
情节/故事/内容
主题创新
情感表达
画面基本构架
某(些)人在干什么
长肉和化妆
基于世界观的变量
基于时间地点的变量
……
是什么~有什么~
故事核心模式
启程-主角遭遇某种变故,打破原有的生活轨迹
启蒙-经过他人指点或自我觉醒,尝试找到使命和意义
考研-在一系列挑战中成长,认知得到提升
回归-重回平静的生活
现成的东西不要去研究,重点在创意和作品与个人能力
练习
洗牌后的绘画思路
分清楚练习和创作的不同
0-60自学,60-80建立理论和审美系统,80以后随天赋发展
※针对性练习
把课题缩小,一次练习一个项目,(同时处理多个项目效率不高)
※临摹的必要性和用意
练准度,手眼一致。
准度提高,很多问题马上得到解决
不论是色准,型准或明暗调子准
电绘提供的数据比感觉可靠(数据胜于感觉,所以要练准度。把眼睛练的和滴管一样准确可靠!)
※均衡发展,避免同项目的过渡训练
点数平均分配,避免集中在同一项技能上。
※参考猎人的训练法
基本功(优先级)
找出喜欢的风格,触类旁通(多涉猎不同的领域,画风)
扩展能力可掌握的范围
找出特别擅长的项目发展成自己作品的特色
比吉司的训练法,重复不熟悉的项目直到熟练,逐步熟练(短板的重复训练)
※练习时间的安排
不要整天的练习,偶尔的爽图转换心情是必要的 (不停的没有目标的练习只会觉得这条路没有尽头)
※研究分析
评价,观赏,交流大佬的画,从中汲取有营养的成分在转化成自己的
1.临摹
原创思考的前三个步骤不能遗漏
总结归纳临摹的技法
了解物体结构,画真实的物体,将第2步归纳方法用到真实物体里
通过固定的主题来构思画面
尽量一模一样
2.默写
记忆
3.写生
提炼
取舍
4.创作
记录
随时
不限地域
接纳人多
自学误区
推着画法与关键张画法应结合
不迷恋炫酷大动作,画“稳”才是难
中割训练能提高对细节流畅性的敏锐度(加动画)
不要画潦草的图
不能只看作画mad学原画,先尝试自己画,否则会丧失第一感觉
表现流程
明确自己风格定位(多用于原画)
形象
单一
多彩
细腻
粗犷
设计元素
创意
步骤
简单作品
拿来作品
头脑风暴
筛选重点布局
如何营造视觉中心
考虑客户之所需
胸
画风
美式
重视对运动和力的分析
日式
平涂
肯定带线稿
厚涂
基本上不带线稿
质感丰富
耗时长
很多笔触
宛如油画
写实
对冷暖考究多
细节基本不用涂抹过渡
伪厚涂
可带可不带
构图
位置
通过概括主体和适当的附属物体经营位置
观察中心点
观察中线
观察黄金分割
观察背景
观察正负形
比例
特征
人体
胸腔
倒梯形
腹腔(稍微比胸腔小一些)
圆(男)
竖椭圆(女人)
盆腔
正梯形
小
男人
大
女人
身高
男八女七(头)
形与透视
1.直观体块法,依据透视(俯视/仰视)与镜头方向将三腔概括成一个类圆柱体,整体透视为一个大梯形,思考如何塞下人,定出草稿,接着思考结构穿插勾线(训练方向与思考核心:近大远小 近实远虚 三层关系:远中近,前中后)(找出主体物之后,三层关系自然就出来了)最后利用CTRL+T自由变换调整倾斜度,稍作改动即可
2.动态辅助线曲线法
3.剪影练习法
形式
点线面
单一用线
用面
多材料应用
镜头
构思抽象构成的布局
构成关系
长短、疏密、大小
软硬、方圆、曲直
抽象对比
节奏感(与真实无关)
疏密关系
黑白灰
视觉中心向四周发散
色彩搭配
细化
人物(需要不断记忆的脑中数据库)
正面
三庭五眼
表情
衣领与脖子关系穿插
侧面
三庭五眼
表情
头发
直
波浪
小卷
辫子
动作
人体(转折点)
臀部
膝盖
脖子
小腿
人体
胸
位置
肋骨下四指地方开始画
整理辅助线,注意:女人的背阔肌不大,男人应该画大些
依据球体本质与光源,分出亮暗部
体积感的营造
两步画球体
依据素描关系增加效果
用涂抹工具增加过渡
躯干
腹腔是存在弹性变量的,胸腔和盆腔是固态,腹腔是液态
***技法
总体
步骤
起稿
色块结合正负形起稿,稍微表现细节
若是头像要从头骨画起,先使用圆柱体+内部增线概括确立空间结构走向,
线条不顺畅的原因
1.生理
2.没有用CTRL+Z
练习方向
用手腕拉长线
解决方法
提前在位置上点几个点
内心一定要强大
用橡皮擦处理交叉突出的线
不能拖拉划线,应当“切出来”
比例问题
设计性
一拆
二改
三积累
概括
学美术要会高度概括,不然不可能画好
躯干
六根线
勾线
边缘线稿可以先用粗线,闭合成选区方便上固有色
ps:选择-修改-扩展-2像素(保留线稿选区),再用黑笔涂
线稿即是一切,有线稿就有思考,厚涂也可以先打线稿,之后隐藏
由干涩到丰满
二分法
无论日系厚涂都遵循二分法,二分过后整形为细节做铺垫
*套索工具用来画尖尖的东西以及很多图形块
区分明暗
亮暗固有色无分别,对比而成
深色层次做出来,留一些发光,依需求做出三大面五大调子
滤镜——液化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正,放大/缩小歪掉的形
上色
ctrl+M 调整曲线,黑白转换彩色,黑白稿和彩色稿可以都准备一份
色彩思路与技法
颜色
整体技法
色调与光
特殊定位画法(已有黑白稿,填色技法)
画面主色调冷/暖
找一张黑白稿CTRL+U再点着色
在单一的纯色调上依据正负形增加相反的色相笔触,方便临摹
改变主体物的色调,效果已接近原画
添加细节,遵循大面喷枪,小面普通平涂笔刷原则
暗面
暗面冷光
暗部暖光
亮面
亮暗冷暖要对比
亮冷暗暖
亮暖暗冷
光影
打光
软边或者喷枪
根据需求调整HSB
45
32
100
模式为叠加(不能是颜色叠加,不可控性太强)
欲曝不曝多加一层图层
反光要加
可以通过找光点来丰富细节
环境色
太阳光偏冷色
室内依据光源颜色判断
线稿颜色不一定要是黑色,选择正确的颜色能让画面统一
三个颜色
1.找固有色,用无压感笔刷平涂纯色快,不然很容易画脏
颜色相近不是大问题,选择两种相近的颜色,依据质感分层次,做体积感,金属层次与体积强一些,皮肤弱一些,但不是没有。体积感的呈现需要压两边显中间,也可以先选择一种固有色,再调整明度加以区分。接着上反光,在两边与中间接灰层、浅灰层过渡(可配合吸管)
注意一气呵成,不要哮喘
2.找暗部(环境色)(厚涂一开始色彩的明度就要整,不然会显得花而层次不明)
3.亮部(光源色)
颜色是互相感染的,注意光源色
几乎纯白色的区域要与比较纯的面区分开,亮灰面固有色表现得比较明显
不要建太多的图层,思路要清晰
局部
膝盖部分用偏红的笔触(平头19号)细腻过渡
可以用套索选中某个区域,直接基于黑白和彩色稿的堆叠,Ctrl+U调整色相,免去上色
笔触
粗细
曲线
动态
直线
过渡
过渡方法
手指涂抹工具区分软硬
有需要将笔刷换成喷枪
F5打开散布(不然的话颜色过渡会困难)
推荐20%的涂抹强度
普通笔刷
女性缓缓过渡
好处:有笔触感,圆润体积感
定位
写实
喷枪笔刷
定位
非写实
第一遍铺色
缺点:会腻,无法画出很硬的结构,边缘过渡不清晰,需要结合橡皮擦使用
特点:软
优点:均匀光滑
注意深浅不对时调整流量
高光笔刷处理头发块面边缘,涂抹工具处理头发整个块面的色彩明度过渡
背景与特效
有效率地在网上积累素材并应用
找规律
区块
线方向
统一
细节分析
技法
加深和减淡工具处理瞳孔,人物配饰
头发忌很明显的正交叉
图层类
图层分层
锁定图层之后就只能够再选中的图层上操作,方便上色
亮
暗
明暗交界
过渡
图层不透明度应用
图层样式应用
1.选择描边,选择一种比暗部稍微深一些的颜色来描边
2.可以再对应图层内用橡皮擦擦出一些纹饰,边自然而然就生成了
3.效果不满意,可以栅格化图层,再次重复描边,可以做出丰富的层次
实例
花
画花类的几层物体时,直接复制两层图层,一般分别为前景层和后景层明暗两层,包边调整造型,若是发光则一般用喷枪营造发光感觉,涂抹工具营造透光感觉,需要图层复杂时需要明确堆叠的顺序与特效的程度(要注意视觉中心的把控)
翅膀
蝉翼类
直接闭合线稿油漆桶填充,调整不透明度,用喷枪给颜色渐变(整体)
分层穿插(树枝状),具体参考金属质感
丝袜
直接闭合线稿油漆桶填充,调整不透明度,用喷枪给颜色渐变(整体)
睡衣
直接闭合线稿油漆桶填充,调整不透明度,用喷枪给颜色渐变(整体)
纹身纹路
直接闭合线稿油漆桶填充,调整不透明度,用喷枪或者平涂笔刷正片叠底给颜色渐变(整体),最后图层模式选择叠加
绒毛,尾巴,草,火焰
软边笔刷起草图,橡皮适当减掉太虚的边缘
先画灰面固有色做出小面积亮面和暗面(点出来)表现质感(颗粒感,不均匀感),再画出环境色(黄色)的反光,将白色在亮面凸出来,再用小笔刷画出瑕疵,再用涂抹工具操作形状的微调
笔法
快捷键R ,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就可以旋转画布,这样就可以画出不同角度流畅的线条了
材质
皮肤材质
皮肤的质感表现宜在亮部不宜在暗部
想要凸显皮肤细节之处的颗粒感材质,可以用锐化工具
若过于突兀,则调整不透明度
选择笔刷很重要,不需要一遍遍提亮,皮肤画笔可以直接画出皮肤的感觉
金属材质
金属材质要顺着条带画”工“或者“s"字,多以冷色,亮面或者高光,光感适当使用锐化工具,暗面用正片叠底效果增强体积感,最后再上反光
由于物理反应,金属的每一个非暗面之间大都是要用亮线过渡的
模式:颜色减淡(画笔)
轻轻刷高光
若掌控得当可用于大多数高光情景,但颜色控制得当可免去减淡一步到位
一键生成(下策)(用于草图):选择颜色-填充颜色-F(X)斜面和浮雕,依据个人意愿调整高光模式颜色、暗部颜色(注意一般颜色要统一),最后通过颜色减淡调整
特殊材质
铁锈
使用厚涂神笔,先铺上灰色底色,再调一点蓝灰色(注意分层)
复制三份锈色包边,呈栏杆状“三”字状,确保底色不溢出“三”字(划一道复制两道),选择正片叠底模式(正片叠底模式:颜色深但不影响之前画过的画面)画暗面(觉得颜色过深或不对可以直接调整明度或色相CTRL+U)用涂抹工具进行过渡(涂抹工具不能够乱用,该硬朗时还是要硬朗)用必固有色还要深一点的颜色勾边,复制单根线,组合成网格CTRL+T自由变换后依据合理的结构贴到之前的图层上
f(x)之中可以选择直接描边,调颜色完成效果
布料材质
手套
二分之后,依据结构深色过渡,吸色过渡。由于布料的材质是软的,所以一般内容都含有褶皱,加上反光,再用涂抹过渡
植物材质
心得
美术教学就是一个方程式
有了平涂才会有厚涂和伪厚涂
有体积感的二次元更加凶残
参考
原画师所需技能
再现
基础画力
同是画画不同工作需要不同方面的能力
动画对绘画速度要求极高(马太效应)
表达的自由度是画力高低的重要指标而非风格
只要想就能表达!
再现层面
人体:理解体块优先
动画有很多仰视俯视角度(比如翻跟斗)
透视
看片思考:地平线在哪
可参考工业透视制图画法、书或网络教程等
广泛性
表现层面
表情
如微博和QQ的表情包对比
“一张漂亮的单帧比多个拙劣的动作更有效”
pose韵律感
生命力,不是堆体块,而是有某种身体的协调性
动态线:适合强烈的动作
一般动作建议轮廓画法(剪影),快速捕捉第一感觉,然后再用再现
构图、光影
(光学游戏的文章?)
所有这些都需要“单线勾勒”来输出!
运动规律
先从美式入手
区分主要运动和次要运动:比如甩头发的动作
金田伊功:极端透视、强节奏等个人化特征(例子是我小排球!!!)
镜头内剪辑:可以有转场有跳切
表现
对视听语言和表演的理解
根据需求创作的原创设计
1.对需求的理解
2.把文案转化为具体元素
元素规律来源
色相选择
紫
沉稳
表现形式
3+1
2+1
形状选择
尖
犀利
短发
精炼
遮挡
动作选择
反手握刀
背景选择
配件类型
设计种类
对称设计
不对称设计
3.用图形将元素归纳刻画出来
注意点
游戏的虚拟性
不足以支撑太多的现实元素(就目前市场而言)
游戏的相似性
决定了大众的审美惯性与画师的套路
准备几套配色方案
4.插画完成
tips
参考
以照片为参考输出成品
以他人原创为参考拆分、组合输出成品
就业方向(原画)
设计师
稿件
正面
背面
侧面
3/4面
效果图
色系
作用
制作(有趣)
需要形成习惯的简易步骤(本质是素描)
线稿
固有色
平涂
找光源做体积
新建图层依据颜色倾向正片叠底做暗部
做反光,亮灰面
细化
背景,效果
达到目的就行,利用编程都可以
定位
实际
可以稍微研究一些心理学
不存在原创
行情
十个原画九个厚涂
插画师
作用
宣传,讲故事
兴趣趋向
场景
服装设计师
大多需要留学镀金
职业素养要求参考
跟着市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