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辩证唯物论学习笔记
辩证唯物论学习笔记,内容有哲学及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哲学、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希望梳理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本图介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包括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辩证唯物论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
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是一种或几种实物,如金木水火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原子等粒子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是一切客观存在
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
主观唯心主义:作为世界本原的意识是人的意识
客观唯心主义:作为世界本原的意识是独立于“我”之外的客观精神
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可知论:有同一性,即意识可以认识物质。
不可知论:没有同一性,物质不能或不能完全认识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
联系
都是可知论
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问题上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唯心主义坚持先验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坚持辩证法,唯心主义部分坚持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观上是唯物的,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
都是唯物主义,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上坚持能动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坚持机械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彻底辩证法,旧唯物主义完全不认同辩证法,坚持形而上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观上是唯物的,旧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半截子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践的观点,旧唯物主义没有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物质的相关问题
物质范畴
恩格斯说:物、物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列宁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标识,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是绝对的,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和无条件性
相对静止
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
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是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脱离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脱离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
夸大静止,否定运动➡️形而上学。夸大运动,否定静止➡️诡辩论
运动的存在方式
时间
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一去不复返
空间
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注意不能说成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实践和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动物机器(人工智能)都没有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的意识的发展(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和客观的联系,规律和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代表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必定如此的趋势,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及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地认识和利用规律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条件
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物质世界统一性原理
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物质世界的同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物质世界统一性原理的表现
意识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在社会历史领域,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为历史趋向和主体选择的关系
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