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下图讲述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包含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
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包含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前言
课程性质
显著特点:综合性、地域性
跨学习领域:人文与社会、科学
课程的基本理念
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课程设计思路
注重与实际相结合
课程内容设计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
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内容标准
必修课程
地理1
宇宙中的地球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2
人口与城市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地理3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可持续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选修课程
选修1 宇宙与地球
宇宙
太阳系与地月系
地球的演化
地表形态的变化
选修2 海洋地理
海洋和海岸带
海洋开发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海洋权益
选修3 旅游地理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与区域发展
选修4 城乡规划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城乡分布
城乡规划
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与环境
防灾与减灾
选修6 环境保护
环境与环境问题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管理
选修7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的进展
地图与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
3S(RS、GPS、GIS)技术综合应用
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
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
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
评价建议
地理知识理解与应用的评价
对地理技能形成与运用的评价
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
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评价
地理学习评价要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教科书编写建议
建立合理的内容结构
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
教学内容的组织要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空间
内容的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
引导学生的地理理性思维
重视教科书的系列化建设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设
积极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
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
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
标准:基本要求,以行为目标方式为表述
活动建议:参考性建议,可自行建议
说明:对标准中某些问题的进一步解释
基本理念
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
主线:以人为本
重点: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
支撑:现代科学技术方法
宗旨: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