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标点符号实战技法
这是一篇关于标点符号实战技法的思维导图,本图知识全面详细,干货满满,非常实用,现在不收藏,还在等什么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常用标点符号记忆技巧
1.问号
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解析】:选择关系的复句,一般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末尾用问号,中间一般用逗号.如:然而他是从四叔家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魏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第二注意倒装句,全句末尾也用问。【解析】:先说谓语后说主语的倒装疑问句等中间有停顿的句子,只在末尾用问号,中间只能用逗号如怎么了,你?
第三注意特指句,每句末尾都在用【解析】特指性问句,每个问句末尾都用问号。如:站在他们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解析】有疑问词语的陈述句不能用问号。如:我不知道他是谁
2.感叹号【解析】感叹句、祈使句的谓语前置时,叹号要放在末尾。如:多么壮观啊,长城!
3.顿号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解析】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了分清层次,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如: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并列谓语和并列补语中间不要去打顿。【解析】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并列性的补语之间,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如: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树上的苹果长得大大的,远远的,红红的,真诱人!
集合词语连的紧,中间不要插进顿。【解析】有的并列词语相互联系密切又为人们熟知的,读时不需停顿,并列词语之间也不需要用顿号。如:工农业 指战员 科学技术 青红皂白 师生 父母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解析】不定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不用顿号。如:我刚跨进大门,被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但:局长今天专门邀请了以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
4.分号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解析】表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往往至少在一个分局内部用到逗号时,并列分句之间才用分号。 如: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自己不要吃的太饱;有经济头脑等。
5.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解析】提示下文如:唐代杜牧诗曰:“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总结上文如:他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拉着一支比他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他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6.引号
普通词语不滥用,转述之语不用引。【解析】一般情况下,引号是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除此之外,普通词语不能乱用引号。 如:他的学习“成绩”好。这个句子就滥用了引号。而下面句子,反语手法引号就用的对:白日的亮光把“犯罪者”的成绩完全暴露出来了。 只说出别人的话的意思,不原样要引用,叫转述,转述的话,不用引号。如:有的说,你们走了,就像我掉了一扇膀子;有的说,你们走了,就像是吃饭时缺少了盐。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解析】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后面。如:这就是杜甫说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解析】完整的引原话,而引文又单独使用,最后的点号要放在后引号内。如:杜甫《登高》诗云:“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
7.括号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解析】注释文中某一词语时应紧贴着被注释词语,如“这”“那”代替的是前面语言单位(主谓短语、非主谓短语等)所含内容的一部分、是复句。注视某一句话或某一段话时, 括号用放在句末标点外,如,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地知道他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 10多岁,能打柴了;他是春天没了,丈夫的;她本来也打柴为生,比他小10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鲁迅《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