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光现象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光现象的思维导图,讲述了白光、红外线和紫外线、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等,有需要的朋友收藏下图了解吧!
物态变化思维导图,包括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熔化与凝固等内容,适用于考前复习,也可以综合其他资料使用。
下图详细地梳理了光的折射知识内容,包括光的折射、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等方面,结构型知识框架方便学习理解!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光现象
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光的色散)
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等比例混合可得到白光(光的混合),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得到各类色光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其反射色光决定,白色反射所有色光,黑色吸收所有色光(绿色植物最讨厌“绿光”)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其透过的色光决定(用透镜去看不透明物体,除白色和透镜自身颜色外,其他物体显示黑色)
光能:光具有能量,可以转化为生物能/化学能,热能/内能,电能
红外线和紫外线:人眼看不到的光
红外线:红光区域之外,具有显著的热效应(一切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
应用:红外遥控器,红外加热,夜视仪
紫外线:紫光区域之外,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应用:验钞机,杀菌消毒,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危害:皮肤癌,白内障
光沿直线传播(在均匀介质中)
光线:一条带箭头的直线,箭头反方向为光源方向(建立模型法)
应用:影子的形成,排队,对直瞄准,日食(日-月-地),月食(日-地-月),小孔成像(倒立的实像,大小不定)
影子光路图
日食光路图
小孔成像光路图
光速:真空下为C=3*10^8m/s,空气中约为C,水中约为3/4C,玻璃中约为2/3C
光年:真空中光传播一年的距离,1光年=9.46*10^15m
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与法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光反射时,光路可逆
光反射实验中纸板的作用
1、显示光路;
2、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类型
镜面反射:发生在光滑的物体表面,只能在特定方向看到极强的反射光
漫反射:发生在粗糙的物体表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到物体的反射光
都遵循反射定律,迎着月光明水暗道,背着月光明道暗水
凸面镜:对光有发散的作用,扩大视野(汽车后视镜,路口转向镜)
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获得更大的像(梳妆放大镜,太阳能灶)
光的反射作图:
1.已知平面镜,入射点和一条光线时,先画法线和垂直符号,使用量角器确认入射角或反射角,根据反射定律作图,注意箭头方向
2.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其中一条需从题干得知)时,使用量角器平分入射反射角得到法线,根据法线确定平面镜位置
3.已知光源物体和平面镜(无入射点)时,先对平面镜作光源的像,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的交点记为入射点,将入射点与光源物体相连可得入射反射光线(平面镜后用虚线)
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特点
正立等大的虚像
像距(v)与物距(u)相等
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与物左右相反
平面镜大小形状不影响成像
实验注意事项
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物体一侧较亮(让成像更清晰)
选择透明玻璃,而不用水银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使用长短粗细相同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大小)
若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重合,玻璃板可能与桌面不垂直
刻度尺/格子板的作用:测量物距与像距的关系
多次测量:改变位置,需按照普遍规律
玻璃板太厚,会成两个像
研究方法:等效替代法
平面镜成像作图
作图痕迹要保留;辅助线要用虚线;虚像也要虚线画;垂直符号要标明
例图1
例图2
例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