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质膜和细胞表面
细生独家思维导图。包含细胞表面极其特化结构、质膜的分子结构、质膜的化学成分、质膜与细胞的物质运输、质膜的特性等等。
不分支的中空管状,微管壁由13根原丝纵向排列构成;不是微管壁的基本构件,是结合在微管表面的辅助蛋白。
免疫系统思维导图,包括免疫细胞、淋巴组织、淋巴器官、循环等内容,本图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法理
质膜和细胞表面
质膜的分子结构
1890Overton发现细胞表面有类脂层
1935Davson和Danielli发现片层结构模型
1959 Roberston发现单位膜模型
暗带的蛋白质是单层肽链以B片层形式存在的蛋白质
1972流动镶嵌模型
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1975wallach提出晶格镶嵌模型
1977板块镶嵌模型
1988脂筏模型
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
质膜的化学成分
膜脂
磷脂
甘油磷脂
鞘磷脂
心磷脂
胆固醇
糖脂
最简单的半乳糖脑苷脂
最复杂的神经节苷脂
膜蛋白质
膜功能的主要执行者
整合蛋白
单次跨膜
多次跨膜
周边蛋白
通过非共价键与脂质分子的亲水头部或整合蛋白的亲水端结合
脂锚定蛋白
以共价键与脂双层结合
膜糖
非胞质面
质膜的特性
流动性
膜脂-相变
侧向扩散-最主要
旋转运动
钟摆运动
伸缩震荡运动
翻转运动
旋转异构运动
膜蛋白
侧向运动
旋转运动-较慢
影响因素
脂肪酸链越短,含双键越多,不饱和程度越高,膜流动性越大
卵磷脂与鞘磷脂比值越高,;流动性越大
膜蛋白与膜脂分子的相互作用
胆固醇含量
相变温度以上,含量增加流动性减弱
相变温度以下,含量增加流动性增强
环境温度
膜蛋白分子间相互结合会制约其运动
不对称性
决定了膜功能的方向性
质膜与细胞的物质运输
小分子和离子的运输
被动运输
简单扩散
易化扩散
离子通道扩散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机械力敏感通道
主动运输
ATP驱动泵
钠钾ATP酶
钙ATP酶
ABC转运体
协同运输
共运输
对向运输
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运输
胞吞作用
胞饮作用
吞噬作用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胞吐作用
连续性分泌
不连续分泌
细胞表面极其特化结构
细胞外被
保护作用
细胞识别和细胞黏附
决定血型
抑制增殖
膜下溶胶层-细胞皮质
蛋白质纤维网络和膜骨架蛋白
膜受体和细胞黏附因子的下游信号转导分子
调控质膜重塑的蛋白质或酶类
某些特定的mRNA分子
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通透性大小
脂溶性
极性
分子大小
导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