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思维导图,介绍了施工测量技术、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防水与保温工程施工技术。
编辑于2021-10-19 09:32:55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施工测量技术
常用测量仪器的性能与应用
钢尺(最常用)
水准仪
主要功能
测量两点间的高差
由控制点的已知高程来推算测点的高程
还可测量两点间的大致水平距离
组成
望远镜
水准器
基座
分级
DSOS型和DS1型为精密水准仪,用于一、二等水准测量
DS3为普通水准仪、用于三、四等水准测量
经纬仪
主要功能
进行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
测出两点间的大致水平距离和高差
进行点位的竖向传递
组成
照准部
水平度盘
基座
激光铅直仪
全站仪
施工测量的内容与方法
内容
已知长度的测设
已知角度的测设
建筑物细部点平面位置的测设
建筑物细部点高程位置及倾斜线的测设
步骤
施工控制网→建筑物轴线测量→细部放样
施工控制网测量
平面控制网测量方法
直角坐标法
极坐标法(多采用)
角度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
高程控制网
水准测量
b+Hb=Ha+a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土方工程施工技术
土方开挖
土方回填
施工机械选择
工程特点
土料性质
设计压实系数
施工条件
施工参数
回填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
铺土厚度
压实遍数
土料要求与含水量控制
基底处理
压实遍数
人工降排地下水施工技术
明沟、集水井排水
降水
真空(轻型)井点
喷射井点
管井
防止或减少降水影响周围环境的技术措施
采用回灌技术
采用砂沟、砂井回灌
减缓降水速度
基坑验槽与局部不良地基处理方法
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
验槽前的准备工作
验槽程序
验槽的主要内容
基槽平面位置、尺寸和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观察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和勘察报告相符
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
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
检查合适分析钎探资料,对存在有异常点位应进行复查
验槽方法
观察法
钎探法
轻型动力触探
持力层明显不均匀
局部有软弱下卧层
有浅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
勘察报告或设计文件规定
局部不良地基处理
局部硬土的处理
局部软土的处理
砖、石基础施工技术
施工准备工作 要点
砖基础施工技术要求
石基础施工技术要求
混凝土基础与桩基础施工技术
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
单独基础浇筑
条形基础浇筑
设备基础浇筑
基础地板大体积混凝土
浇筑
全面分层
分段分层
斜面分层
振捣
振捣棒振捣
二次振捣
排除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
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
养护
方法:保温法、保湿法
时间:14天
裂缝控制
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
在保证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胶比,减少水泥用量
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
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温度
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设置后浇带
采用二次抹面工艺,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混凝土预制桩、灌注桩施工技术
预制桩
锤击沉桩法
静力压桩法
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
沉管灌注桩
人工挖空灌注桩
基坑监测技术
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划分(三级)
基坑监测
程序
应立即报警的征兆
支护结构位移达到设计规定的限值
支护结构位移率增长且不收敛
支护结构构件的内力超过其设计值
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地面的沉降达到设计规定的沉降、倾斜限值;道路、地面开裂
支护结构构件出现影响整体结构安全的损坏
基坑出现局部坍塌
开挖面出现隆起现象
基坑出现流土、管涌现象
应提高监测频率的情况
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速率加快
存在勘察为发现的不良地质
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
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
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
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邻近建筑物突发较大沉降
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
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等
基坑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
其他异常情况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模板工程
常见模板体系
木模板
组合中小钢模板
大模板
设计原则
适用性
安全性
经济型
设计内容
选型与构造设计
荷载及其效应计算
承载力、刚度验算
抗倾覆验算
绘制模板及支架施工图
安装要点
模板的拆除
钢筋工程
钢筋配料
直钢筋
弯起钢筋
箍筋
钢筋代换
等强度代换
等面积代换
钢筋连接
焊接
机械连接
钢筋套筒挤压连接
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
绑扎连接
钢筋加工
调直
光圆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4%
带肋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1%
除锈
下料切断
接长
弯曲成型
钢筋安装
柱钢筋绑扎
墙钢筋绑扎
梁、板钢筋绑扎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用原材料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的搅拌与运输
泵送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
施工缝
后浇带的设置和处理(14d)
混凝土的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砌筑砂浆
砖砌体工程
砌筑用砖
砖砌体施工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
填充墙砌体工程
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钢结构的制作加工
钢结构构件的连接
焊接
普通螺栓连接
高强度螺栓连接
铆接
钢结构涂装
防腐涂料涂装
防火涂料涂装
CB类:超薄型
B类:薄型
H类:厚型
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工程施工技术
基本规定
施工准备
构件进场质量证明文件
出厂合格证
混凝土强度检验报告
钢筋复验单
工艺检验报告
其他质量证明文件
构件安装与连接
防水与保温工程施工技术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分级:四级
防水混凝土施工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
卷材防水层施工
涂料防水层施工
室内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施工流程
防水混凝土施工(14d)
防水水泥砂浆施工(14d)
涂膜防水层施工
卷材防水层施工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I级:两道防水设防
II级:两道防水设防
屋面防水基本要求
以防为主,以排为辅
卷材防水层屋面施工
铺贴顺序和方向
由屋面最低标高向上铺贴
檐沟、天沟卷材施工时,宜顺檐沟、天沟方向铺贴,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
宜平行屋脊铺贴,上下层卷材不得互相垂直
立面或大坡面铺贴卷材时,应采用满粘法
卷材搭接接缝
平行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
同一层相邻两幅卷材短边搭接缝错开不应小于500mm
上下层卷材长边搭接缝应错开,不小于幅宽的1/3
厚度小于3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
保护层和隔离层施工
细部施工
保温工程施工技术
外墙保温工程施工技术
优点
适用范围广
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寿命
基本消除了热桥的影响
使墙面潮湿情况得到改善
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
有利于提高墙体防水和气密性
便于旧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
可相对减少保温材料用量
不占用房屋的使用面积
缺点
对保温系统材料的要求较严格
对保温材料的耐候性和耐久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材料要求
配套要有严格的施工队伍和技术支持
屋面保温
吊顶工程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要求
工艺流程
施工方法
测量放样
吊杆安装
龙骨安装
隐蔽工程验收项目
吊顶内管道、设备的安装及水管试压、风管的严密性检验
木龙骨防火、防腐处理
预埋件或拉结筋
吊杆安装
龙骨安装
填充材料的设置
轻质隔墙工程施工技术
条板隔墙
骨架隔墙
活动隔墙
玻璃隔墙
地面工程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要求
施工方法
厚度控制
水泥混凝土垫层:不小于60mm
水泥砂浆面层的厚度:不小于20mm
水磨石面层厚度:12~18mm,且按石粒粒径确定
水泥钢屑面层:不小于30mm,抗压强度不小于40MPa
防油渗面层采用防油渗涂料时,涂层厚度:5~7mm
变形缝设置
成品保护
整体面层施工后,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d
抗压强度应达到5MPa后,方准上人行走
抗压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