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有声书知识导图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了解有声书的知识内容,包括行业洞察、运营推广、音频后期、录音环境与设备、演播技巧、讲述旁白技巧。
编辑于2021-10-19 15:49:18有声书
行业洞察
音频产出的机会
在数字媒体时代,我们的眼睛一直在被占用
所有商业都在争夺用户时间,而音频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平行时空
音频让不得不浪费的时间变得更有意义
音频是天然的移动媒体
喜马拉雅平台处于音频行业的领先和龙头位置
喜马拉雅平台的机会
6亿手机端激活用户,平台有700w+的节目上传,超过100w主播,活跃用户日均收听时长170分钟
4亿的中产阶级,有很好的付费能力
在人类文化传媒媒介演进中,当前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也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
有声书市场的机会
由2016年的23亿至2019年的63亿,年复合增长率是36.4%
目前喜马拉雅已经有70%的畅销书有声版权,85%的网络有声改编权,6600+本英文原著畅销有声书版权
除了有声书版权,还有很多商业和创作赛道可以突破,潜力无限
平台鼓励培养新人有声主播,计划3年培养10w+有声主播
分享6位知名主播的故事,从草根到大咖,只有热爱有声书且不懈努力,梦想皆可成为现实
紫襟
幻樱空
牛大宝
丸子
头陀渊
谢涛
有声书主播的机会
有声书主播的营收来源
保底收入
用户打赏
付费订阅
广告收入
有声主播是依托于喜马平台的个体创业者
以用户为中心来生产内容
创业者需要的特质
耐得住寂寞
自驱力
终身学习与深度钻研
面对问题,先找自己的问题
进述旁白技巧
旁白的概念
旁白的含义
旁白是由演播人对故事的情节,人物的心理加以讲述。在有声小说中,运用声音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讲述,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启发思想,通过旁白告诉听众,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情,将跳跃的情节串联起来,使之更加流畅,便于理解。
旁白的角色定位
第三人称讲述
根据正片的基调以及情节的需要来确定不同的语气。
第一人称讲述的内心独白
具有很强烈的思想感情、情绪。
旁白的技巧
内部技巧
情景再现
情景在现是播音创作中调动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的重要手段,即在符合稿件需要的前提下,以剧本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等等在演播者脑中不断浮现,形成连续不断的画面,并不断地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这个过程就是情景再现。
四个步骤
理清头绪
设身处地
触景生情(核心)
现身说法
注意事项:以稿件为依据,做到有感而发。
内在语
潜台词,指播音语言中不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表露出来和没有直接表露出来的语句关系或语句本质。它是帮助播音员、主持人把稿件变成自己要说的话,使自己的思想感情运动起来,提示播音员、主持人找到恰当的表达语气的重要方法。
对象感
要播音员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反应,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听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对象感的设置,可以从量、质等方面来考虑,同时要以平等的对待朋友的态度来对待受众或听众,做到心中有人”,获得交流感,使播音更有感染力。
外部技巧
停连
简单来说就是停顿和连接
生理上的停连:根据播讲人自己的播讲状态来控制。
心理上的停连:根据文章需要来妉择停顿的地方。
重音
重音即文中需要加重语气的字音。重音需根据文章要表达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表意的需要,来确定文中重要、次要的句子和词组。
语气
思想感情运动状态的声音表现(有动于衷、有感而发),如喜怒哀乐等,貝体包含语气的感情色彩和语气的分量。通过语气使有声语言富有变化,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语气的运用不能脱离貝体的语言环境、播讲基调和目的。
基本语气有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播音中的基本语气、基本语势、基本的语气衔接转化,造就了有声语言推进程中的起伏跌宕、气象万千。
节奏
表现在轻重缓急的回环往复,整篇内容的思想感情的运动起伏的外部呈现。
演播技巧
语言和语文有什么区别?
语言指的是口头表答,语文指的是书面表答。
为什么只有有声书可以使“演播”这个动词呢?
“相声”、“评书”用的是“说”,配音用的是“配”,新闻用的是“播报”,只有有声书才能用“演播”。
“演播”中的“演”是语言表演艺术的“演”。
“演播”中的“播”是播放的“播”。先有了“录音”后播放“录音”,才有了“播”。
演播的魅力
“演”的魅力:用语言进行艺术创作
1.第三种语言:给文字以灵魂
2、语言的灵魂:性格、情感、社会性、地方性
2、语言的密码:暗示性
“播”的魅力
1、声音表现的宽泛性
可大声嚷,可小声说,可其他各种说。
2、对象感定位的指向性
可以将“活筒”假定为“目标对象”来“演播”,成为旁白(讲故事的人)时目标对象为“听众”,演播“剧中人物”时“目标对象”为该剧中人物想告知的范围。
3、用话筒参与创作的魅力
1、话筒的技巧:距离感,设定文章基调
2、话筒的运用:气声技巧、表达情感、参与感、改善音色、营造氛围。
“演播”结合“音效”加“背景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演播”能“播放”出生活中很难听到的声音,比如心理活动,再比如声音中的细节。
机器人为什么无法代替演播?
现阶段的机器人没有人的情绪逻辑。
语言的魅力有哪些
文字失去了语言丰富的魅力,而语言是传播信息的有利手段
语言有独特的魅力和密码,通过声音能传播大量信息把文字变成语音
形象塑造依赖语言的魅力,通过语言的细节还原形象
用语言进行艺术创作,关键在于还原第三种语言
语音用演播的方式表达出来后,能规定情景的复杂性与人的唯一性
如何从有声书主播中脱颖而出?
1、充分发挥演播艺术的独特魅力
2、敢于大胆创新演播艺术
3、勤于实践,善于学习,在实践中学
如何发挥有声书演播的魅力
充分发挥演播艺术的独特魅力
敢于大胆创新演播艺术
勤于实践、善于学习,在实践中学
话筒的使用
话筒的优势
声音表现的宽泛性
对象感定位的指向性
声音运用的可塑性
话筒对语言的影响
能突出语言是一种灵魂
性格
情感
社会性
地方性
能突出语言的暗示性
如何运用话筒
气声技巧
表达情感
参与感
改善音色
营造氛围
演播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
不要对着月亮画圆,需要具备复合的能力
兄弟语言艺术的吸收
生活语言的敏感
演播是以万变应不变,用万变的声音不断创造人物
创新最早的动力是避免听众审美疲劳
演播创新具备哪些条件
演播艺术的广阔发展前景,为我们发挥语言魅力创造了良好条件
百花齐放的环境,正在培育草根演播明星
巨大的平台基数,给演播者提供了实践的可能
商业化机制形成,正在让商业运作,与明星培养成为可能
如何练习让演播事半功倍
勤于实践
善于学习
在实践中学
有声书演播需要具备的基础
语言基础和声音基础
是有声书主播向上发展的基础,而非天花板
不能一练到底
演播的技巧
运用语言技术:情、趣、道、真、美
运用第三种语言将写给人们看的小说用声音播讲出来
对演播的综合定位
小说分析
小说基调
人物分析
作品理解
如何进行有声书演播
抓住学习的要点
走对路,入对门
注重理论学习
从模仿开始,最终形成能力
注意演播的四个特点
一个形象:演播出形象
两个坐标:形式感,形象感
三个感觉:参与感、对象感、画面感
四个支柱:节奏、语调、停顿、重音
注重在演播上的学习
用加法,不用减法;长翅膀,不带枷锁
不要害怕小说演播,有技巧痕迹
不是不要用技巧,是有没有用对技巧
长期坚持,不求速效
由无数成功积累成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把学有所成,变成一种乐趣
如何进行练习:单练一项,刻意练习
如何演播创新,对抗听众审美疲劳?
1. 用创新消除审美疲劳
2. 创新的依据:小说的风格基调
3. 通过复合演播出不同的人物形象
3.1. 复合是复制对应人物的风格合在自己的表演上。
4. 互联网的发展为演播艺术带来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4.1. 百花齐放的环境正在培育草根演播明星
4.2. 巨大的平台基数给演播者提供了实践的可能
4.3. 商业化机制的形成正在让商业运作与明星培养成为可能
播讲的目的是什么?
让听众享受你的声音与作品
声音与作品合二为一
把话说到听方的心里去
怎样让听方想听下去?
要讲得非常有色彩才能吸引听众注意
色彩的连贯性至关重要
怎样才能让你的演播一起有色彩?
声音有色彩最重要的不是普通话标准和音色好听
节奏控制非常重要
要讲得一拉一扯之间都会让他跟着你互动
那么怎么样能够让你的声音有色彩有魅力呢?这些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呢?
让声音更有色彩的核心
理解力
全方倍理解小说演播
理解听方
理解自己
表现力
个人魅力决定演播色彩,保持好学之心,跟智者学习
提高审美能力
文本分析
文本分析步骤归纳
通读文本了解背景
理解故事结构
分析人物
用想象构建场景
确定人物语气与状态
确定演播方式
文本分析的实操方法
录音环境及设备
环境选择及搭建
消除噪音
选择更好的录制环境
选择相对方便录制的时间段
专业录音棚
消除混音
吸音
增加不规则反射
设备选择及购买
话筒
动圈麦
电容麦(更适合有声书录制)
声卡
监听耳机
实时听到自己录制的声音
给最真实的声音反馈
音频后期
运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