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听觉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听觉的思维导图,知识内容有听觉的含义、听觉的生理基础、听觉现象、听觉理论等,适用于考试复习!
这是一篇关于空间知觉的思维导图,讲述了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等,希望梳理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知觉的特性思维导图,涉及的知识点有知觉选择性、知觉整体性、知觉理解性、知觉恒常性、知觉学习、知觉适应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听觉
听觉的含义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波,它是由物体振动产生。人耳能接受振动频率为16~20000Hz。低于16Hz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为超声波,人耳听不到
听觉的生理基础
听觉器官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
中耳:鼓膜、三块听小骨、卵圆窗和正圆窗组成
内耳:前庭器官和耳蜗-其中科蒂氏器是听觉感受器
传导途径
生理性传导
空气传导
骨传导
听觉现象
声音的特性
音调-频率;响度-振幅;音色-波形
等响度曲线
不同频率的声音达到同样的响度所需的强度是不同的。人耳最敏感的频率范围在1000~4000Hz之间
乐音和噪音
是否有周期性
声音的掩蔽
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有纯音掩蔽、噪音对纯音的掩蔽、纯音和噪音对语音的掩蔽
听觉理论
频率理论(电话理论)
1886年拉瑟福德提出,外界声音会引起耳蜗基底膜的与声音相同频率的振动,听觉神经所发放的神经脉冲可以复制外界声音的频率
共鸣理论(位置理论)
赫尔姆霍茨提出,基底膜上的横纤维长短不同,它们与外界不同频率的振动发生共鸣,短纤维与频率高声音发生共鸣,长纤维-频率低
行波理论(新的位置理论)
冯·贝克西提出,由声波引起的基底膜振动从基底膜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不同频率的振动达到基底膜的不同位置后便停下来。
有人认为,声音频率低于500Hz,频率理论对;超过500Hz,位置理论是正确的
神经齐射理论
韦弗尔认为,神经齐射理论可以对5000Hz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超过5000Hz时位置理论便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