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真核微生物知识导图
真核微生物知识导图,梳理的知识有显微藻类、原生动物、黏菌、假菌、酵母菌、霉菌、蕈菌等,赶快收藏下图了解吧!
本导图讲述了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包括微生物的六种营养要素、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微生物进入细胞的方式、培养基。
微生物学教程第3版周德庆编著。病毒: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4类病毒及其繁殖方式;亚病毒因子;病毒与实践。
微生物学教程第3版周德庆编著,包含病毒: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4类病毒及其繁殖方式;亚病毒因子:只含核酸、蛋白质其中一种的分子病原体或是由缺陷病毒构成的功能不完整的病原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植物界
显微藻类
动物界
原生动物
菌物界
黏菌
假菌
真菌
酵母菌
定义: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
形态:直径约为细菌的10倍,常有球形,柱形,椭圆形等
结构
细胞壁:甘露聚糖(外层)、蛋白质(中间)、葡聚糖(内层)
细胞膜
蛋白质:一些酶
类脂
甘油的单、双、三酯
甘油磷脂
磷脂酰胆碱(卵磷脂)
磷脂酰乙醇胺
甾醇
麦角甾醇(维生素D的前体)
酵母甾醇
糖类:甘露聚糖等
细胞核、线粒体、液泡、微体(内含各种氧化酶)
繁殖方式
无性
芽殖:最常见的繁殖方式,各属酵母菌都存在
假菌丝:藕节状
真菌丝:竹节状
留在母细胞上的叫芽痕,在子细胞上的叫蒂痕
裂殖:少数酵母菌中存在(如裂殖酵母菌),与细菌的二分裂相似
产无性孢子
节孢子:成熟菌丝作竹节状断裂,产生大量节孢子。如地霉属
掷孢子:在卵圆形营养细胞上长出小梗,其上产生肾形的节孢子。如掷孢酵母
厚垣孢子;在假菌丝的顶端产生具有厚壁的厚垣孢子。如白假丝酵母
有性: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
原生质相互接触 → 质配 → 核配 → 减数分裂
生活史
营养体既能以单倍体也能以二倍体形式存在
以营养体状态进行出芽繁殖
营养体既能以n存在也能以2n存在
在特定条件下才进行有性繁殖
营养体只能以单倍体形式存在
营养细胞为单倍体
无性繁殖为裂殖
二倍体细胞不能独立生活,故此期极短
营养体只能以二倍体形式存在
营养体为二倍体,不断进行芽殖,此阶段较长
单倍体阶段仅以子囊孢子的形式存在,不能进行独立生活
单倍体的子囊孢子在子囊内发生结合
菌落
较大、较厚,外观较稠、较不透明
颜色较单调,多以乳白色或矿烛色,只有少数为红色、黑色
霉菌
定义:是丝状真菌的俗称,通常指那些菌丝体较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
分布特点及与人类关系
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最早认识和利用的一类微生物)
食品、工农业制品的霉变
有用物品的产生:风味食品、酒精、抗生素、有机酸、酶制剂等
引起动植物疾病
形态结构与功能
细胞形态
有隔膜菌丝(高等)
无隔膜菌丝
菌丝功能
营养菌丝;密布在固体营养基质内部,主要执行吸取营养物功能的菌丝体
气生菌丝:伸展到空间的菌丝体
繁殖菌丝
菌丝特化
概念:在长期进化中,为适应环境,形态或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特化结构,也叫菌丝变态
菌丝体
特化的营养菌丝
吸取养料
假根
吸器
附着
附着胞(芽管膨大而形成的)
附着枝
休眠(或休眠及蔓延)
菌核
菌索
延伸:匍匐枝
捕食线虫
菌环:菌环交织成套状
菌网:菌环交织成网状
特化的气生菌丝(子实体)
简单
分生孢子头
孢子囊
有性:担子
复杂
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座
有性(子囊果)
闭囊壳
子囊壳
子囊盘
繁殖方式及生活史
无性孢子
厚垣孢子:具有很厚的壁,是真菌的休眠体,可抵抗热和干燥等不良环境。如总状毛霉
节孢子: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出现许多横膈膜,然后从横膈膜处断裂,产生很多单个孢子。如白地霉
分生孢子:菌丝分枝顶端细胞或菌丝分化来的分生孢子梗上的顶端细胞分割而成的单个或成簇的孢子上。如曲霉,青霉
孢囊孢子:形成于孢囊梗顶端的一个特殊囊状结构——孢子囊内。如根霉,毛霉
有性孢子
卵孢子:由两个大小不同的配子囊结合后发育而成,小型配子囊叫雄器,大型配子囊叫藏卵器。
接合孢子:是由菌丝特化伸出的结构基本相似、形态相同或略有不同的两个配子囊接合而成。如根霉,毛霉
子囊孢子:菌丝分化出产囊器和雄器,二者结合形成子囊,在子囊内产生子囊孢子。如红曲霉
担孢子:菌丝经过特殊分化和有性结合形成担子,在担子上形成有性担孢子。如蘑菇、香菇
形态较大,外观干燥,不透明
质地较疏松,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
与培养基紧密连接,不易挑取
正反面的颜色和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
蕈菌
定义:又称伞菌,通常指那些能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包括大多数担子菌类和极少数子囊菌类
菌丝的分化:形成一级菌丝(单核菌丝)→ 形成二级菌丝(双核菌丝,质配)→ 形成三级菌丝(菌丝束,n+n)→ 形成子实体(菌蕾 → 大型子实体,n+n)→ 产生单倍体担孢子或子囊孢子(核配,单倍体)
菌丝生长
单核菌丝:通过菌丝的延伸实现生长,无性繁殖形成厚垣孢子
双核菌丝:形成独特的“锁状联合”,无性繁殖形成双核厚垣孢子
只进行无性繁殖的叫假酵母或拟酵母,具有有性生殖的叫真酵母
二级菌丝通过独特的“锁状联合”,即形成喙状突起而联合两个细胞的方式不断使双核细胞分裂,从而使菌丝尖端不断向前延伸。
有一些霉菌,至今尚未发现其生活史中有有性繁殖阶段,这类真菌称为半知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