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建设法治中国
九上政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思维导图,包括夯实法治基础、凝聚法治共识两部分内容,本图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
初三下册历史 ,第十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相关内容,包括条约内容及目的,参与国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建设法治中国
夯实法治基础
法治
定义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作用
(个人)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的地生活。
(社会)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要求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法治的前提是要有法
有法律制度,不同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善治的要求
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良法的特征
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追求并奉行法治 P45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
依法治国
提出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
地位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步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凝聚法治共识
政府
作用/职能
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
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宗旨
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法治政府做什么?(依法行政)
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政府角度)/互联网➕政务的实施有什么好处?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程
政府积极回应网民需求的意义
(公民角度)
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有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核心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如何厉行法治?(厉行法治的要求)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国家和社会)需要加强法制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