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02周秦时期的音乐
对周秦时期的音乐(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06年)进行了整理,包括:概述、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乐器、乐律学、音乐思想。
这是一篇关于2025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考试概述,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要求,复习准备,考试报名与流程,考试注意事项,职业发展与继续教育。
明清时期音乐总结,包括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音乐、少数名族音乐、宫廷音乐、重要曲谱、西方音乐的传入等内容。
对宋元时期的音乐进行了梳理,分为市民音乐、艺术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乐器和器乐、乐律学、音乐论著等板块。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周秦时期的音乐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06年)
概述
社会背景
社会性质转变,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发展,音乐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反对“淫乐”,使用“节乐”
对天神的崇拜到对天神的利用
社会生产力提高,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开始瓦解
民间音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音乐特点
音乐直接与物质生活、巫术、原始宗教交织在一起,有着充分的使用功能,并赋予音乐以幻想个希冀
宫廷音乐
礼乐制度
背景
概述中社会背景
含义
周代初期由周公建立,是一种十分严格的等级制度
内容
等级化的音乐制度
繁复的音乐礼节
实例
乐队使用
乐舞队使用
意义
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社会地位
音乐模式化,僵化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较明确的宫廷雅乐体系
音乐机构——大司乐
既是音乐机构,又是最高乐官
职能
音乐教育职能
行政管理职能
表演职能
宫廷乐舞类别——六代乐舞、小舞、颂乐、雅乐、四夷之乐、房中乐
民间音乐
郑卫之音
周代黄河流域一带郑、卫、宋、齐邓地民歌的泛称
南音
周代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民歌泛称
《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风》、《雅》、《颂》
《楚辞》——在出国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歌曲体裁
代表作:《九歌》
《成相篇》
可能是说唱音乐唱词
乐器
乐器种类
打击乐器——钟、曾侯乙编钟、鼓、鼗、铃、磐、缶等
曾侯乙编钟
编钟概况
音域与音阶
编钟铭文
价值及意义
吹奏乐器——言、龠(yue)、埙、龢(he)等
弦乐器——瑟和琴等
乐器分类法——八音分类法
定义及各类乐器的实例
乐律学
十二律
旋宫
三分损益法
隔八相生法
音乐思想
儒家音乐思想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等
孔子(奠基)
“仁”是孔子音乐思想的核心支柱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音乐审美评价标准
对于音乐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主张“尽善尽美”
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
孟子(发展)
主张“君与民同乐”,强调人民的重要性
充分肯定音乐审美活动的社会性
音乐对人思想的影响
以性善论为基础,已认证思想为核心,继承并发展了儒家学说
荀子(成熟)
音乐是真情的体现
音乐最大的特点是“和”,即“和平中正”
音乐具有重大的社会作用
音乐集多重优势,可以使人民安居乐业
对孔子及当时珠子百家学说的的批评与吸收 建立了唯物观,性恶论为基础的思想体系 先秦儒家最后一位集大成者
代表著作:《乐记》
论述了音乐本质之一命题,带有一定的朴素唯物主义
系统论述了利与乐的社会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详尽论述了音乐的社会功能
论述了音乐具有审美情感这一论点
概要
我国最早的一步具有完备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
奠定了我国早期的音乐美学基础,承前启后
墨家音乐思想
代表人物:墨子
“非乐”政治主张
维护劳动小生产者利益
否定音乐的社会功能
代表著作:《墨子》
道家音乐思想
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
老子
一方面肯定音乐具有蛇莓特征
另一方面认为“音乐使人耳聋”
提出“大音希声”的观点
庄子
继承老子,有所发展
主张自然无为,提出“法天贵真”
对儒家所推崇的为统治服务的礼乐,持否定态度
代表著作:《道德经》、《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