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细胞跨膜电位
静息电位(外正内负):由K+通过内向整流钾通道向膜外扩散形成内向整流钾电流(Ik1)引起的K+平衡电位;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法理
工作细胞跨膜电位 (以心室肌为例)
静息电位 (外正内负)
一般为-90~-80mV
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液的K+浓度差和膜对K+的通透性
由K+通过内向整流钾通道向膜外扩散形成内向整流钾电流(Ik1)引起的K+平衡电位
内向整流钾通道
非门控离子通道,不受电压和化学信号控制,膜电位影响其开放程度
内向整流: Ik1通道对K+的通透性因膜的去极化而降低的现象
参与电流: 主要K+电流,存在钠背景电流、泵电流
动作电位 (外负内正)
0期 (快速去极化期)
-90mV→+30mV (1~2ms ) 由Na+内流引起
0期去极化机制:刺激→静息电位-90mV→阈电位-70mV,激活快Na+通道(快Na+通道可被河豚毒TTX阻断)→Na+再生(0mV开始失活)→与膜去极化之间的正反馈,使膜在约1ms迅速去极化到接近Na+平衡电位水平
参与电流: 主要钠内向电流(INa),少量T型钙电流(ICa-T)
1期 (快速复极化初期)
+30mV→0mV (10ms) 由K+外流引起
参与电流: 主要瞬时外向电流(Ito),少量氯电流(Icl) Ito可被钾通道阻滞剂4-氨基吡啶(4-AP)选择性阻断
2期 (缓慢复极化期or平台期)
0mV (100~150ms) 由Ca2+缓慢持久内流(主要原因)、K+外流共同引起
参与电流: L型钙电流(ICa-L)、内向整流钾电流(Ik1)、延迟整流钾电流(Ik) ICa-L可被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影响
为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所特有,参与离子流最多、最复杂的时期
3期 (快速复极化末期)
0mV→-90mV (100~150ms) 由K+外流引起
参与电流: 主要延迟整流钾电流(Ik),内向整流钾电流(Ik1)参与终末复极化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可抑制Ik
复极化主要部分
4期 (完全复极化期or静息期)
处于静息电位 -90~-80mV
影响离子: Na+、K+、Ca+主动转运 机制: 钠-钾泵 Na+-Ca+交换体(转入3个Na+,排出1个Ca+) 少量钙泵
从0期去极化开始到3期去极化完毕的这段时间称为动作电位时程,约为200~30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