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会心理学
这是一篇关于社会心理学的思维导图,包括社会思维、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三部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英语词性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
社会思维
我们的社会行为来源于我们的社会认知
归因
归因理论 (attribution theory)
Fritz Heider(1958)
人们总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其内在的个性或是外在的情境
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往往会高估人格的影响而低估情境的作用
作用
归因会产生现实的影响
态度与行为
态度
指引我们对物体、人和事件做出反应的信念和情感倾向性
态度影响行为
因素
中心路径的说服(central route persuasion)
关注科学证据和论证逻辑,产生有利的想法时,会发生浪潮式的改变
大多发生在人们喜欢分析或卷入议题时
更为深思熟虑,更持久,更可能影响行为
快速的外周路径(peripheral route)
没有涉及系统的思维。
人们对附带的线索(如自己尊敬的人的支持)响应,而快速地作出判断
肤浅,短暂
其他因素
外部情境
强大的社会压力会削弱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联。
行为影响态度
人们不仅支持他们相信的内容,而且倾向于相信他们已经支持的观点
登门槛效应(foot-in-the-door-phenomenon)
当人们先接受了一个小请求,更有可能在后来接受一个更大的请求
道德行为会强化道德信念
角色扮演影响人们的态度
当接受了一个新角色,会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规范。
阿布格莱布监狱
恶劣的环境让好苹果变坏
暴行往往脱胎于残酷的环境
为什么能影响
合理化
认知失调理论
为了消除紧张感,我们会让态度与行为保持一致,是行为合理化
让人们感觉到要为与自己态度不一致、可预见结果的行为负责,就会引发认知失调
社会影响
从众与服从
从众
自动模仿是移情的一部分,具有移情力、善模仿的人更招人喜爱
原因
对规范的社会影响作出反应。
我们对规范敏感,若与众不同,可能损失惨重
对信息的社会影响作出反应
接受他人关于现实问题的意见
实验:
若任务简单,很少从众
若任务困难,有1/3从众
文化背景的影响
崇尚集体主义的文化更易从众
服从
影响因素
合法且权威的人物
权威人物受到有声望的机构的支持
是否有违抗命令的角色榜样
研究启示
在善良与服从的冲突中,服从总是胜者
强大的社会压力可以使人服从与错我或屈服于残忍
拒绝服从的人一般从较早的时候就拒绝。等到作出服从或拒绝的行为后,态度就会听从与行为,并使之合理化。
群体影响
群体影响个人
有他人在场完成个人任务
社会助长
他人在场时表现的更好
但对于棘手的任务,他人在场会表现的更差
他人在场,我们处于被唤醒状态。唤醒强化了最可能的状态:简单的做更好,难的更出错
对于自己擅长的事,别人在场会做更好;不擅长的事,别人在场会做更差。
有他人在场完成集体任务
社会懈怠
完成群体任务时,个人付出的努力更少
作为一群之一,觉得自己责任少,不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认为努力可有可无
去个性化
放弃正常约束而服从与集体力量
个体自我意识水平和自控能力降低
发生条件
个人感到被激发并处于匿名状态
群体相互作用
个体的力量
社会关系
偏见
攻击
吸引
利他主义
冲突与调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