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诗歌鉴赏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诗歌鉴赏的思维导图,主要包括:考查方式、读懂诗歌、表达技巧需把握的几组关系三部分内容。
编辑于2021-11-10 09:23:08诗歌鉴赏 思维导图
考查方式
品味语言
炼字(句)、诗眼题
抓动词
抓修饰词(多数为形容词)
抓特殊词(叠词、拟声词、数量词、色彩词)
答题模板: ①释句义(关键字词及所在句含义) ②析效果(明确字句特点及技巧,分析作用) ③点情旨
语言风格题
平实质朴 含蓄隽永 清新雅致 绚丽飘逸 简洁明快 雄浑壮丽 粗犷豪放 沉郁顿挫 悲壮慷慨 缠绵哀怨
答题模板: ①明特色 ②列例证(结合诗句分析手法、意象、意境) ③析效果
理解形象
人物形象题
1. 豪放洒脱、傲岸不屈的形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王维《山居秋暝》]
4.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辛弃疾《破阵子》]
6.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李白《赠汪伦》][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 献身边塞、反对征战的形象。[王翰《凉州词》][王昌龄《出塞》][杜甫《兵车行》]
8. 爱恨情长、迷惘惆怅的形象。[柳永《雨霖铃》]
答题模板: ①概形象(外形、内神、身份地位词) ②列例证(结合诗句分析) ③点情旨
景物形象题
送别类
杨柳、长亭、南浦、酒。[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小雅·采薇》]
思乡类
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愁苦类
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斜阳。[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陷《代赠二首(其一)》]
爱情类
红豆、莲、连理枝、比翼鸟。[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战争类
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闲适类
五柳、东篱、三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王建《雨过山村》]
答题模板1: ①提意象 ②概意境(凝练概括的四字词) ③点情旨 答题模板2: ①描景象(用自己语言再现画面) ②概特点(抓准氛围、情调,宜四字词) ③点情旨
事物形象题
托物言志,托物抒怀。[王安石《咏梅》][于谦《石灰吟》]
答题模板: ①提物象 ②析内涵 ③点情旨
鉴赏技巧
表达方式
描写方式
正侧结合
衬托对比主体,使形象丰富,便于抒情。[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动静结合
有声有色,渲染气氛,形象鲜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瞑》]
虚实结合
眼前为实,远方为虚。[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现在为实,过去未来为虚[遥想公瑾当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今宵酒醒何处。柳永《雨霖铃》];现实为实,幻想(梦境、仙境、忆境)为虚[多少恨、昨夜梦魂中。李煜《虞美人》]
结构紧凑,想象丰富,形象鲜明。意境既开阔又深邃;情感既明朗又含蓄。
细节描写
以小见大,平中见奇。于细微处刻画人物形象、景物特点,渲染气氛。[有约不来夜过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白描
朴素简练,不事雕琢,勾勒情态。[欢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渲染
见“表现手法”
烘托
见“表现手法”
抑扬
见“表现手法”
点面结合
见“表现手法”
感觉变换
感官变换
视听嗅味触,形声色味态。
空间转换
立足点:移步换景,定点换景,换点定景
观察视角:俯视、仰视,远景、近景
时间变化
晨昏昼夜、四季轮回
色调冷暖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以景结情
以无情对有情,意犹未尽,韵味无穷。[孤帆远景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托物言志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借古喻今
批判时弊,感伤时事,警醒时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表现手法
对比
突出好坏、善恶、美丑,明确立场,表达强烈情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衬托
正衬
同见“间接抒情”
反衬
以乐衬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小雅·采薇》]
以哀衬豪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杜甫《江汉》]
以动衬静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以静衬动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李颀《琴歌》]
渲染
对景物多角度正面描写,浓墨重彩。[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烘托
通过对周围人、事、景物描写,来表现主体。[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象征
以具象描抽象,升华主题,表现含蓄,言浅意深。
想象
同属“描写方式”-“虚实结合”。幻境、梦境、仙境、忆境。[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抑扬
欲扬先抑
[文天祥《过零丁洋》]
欲抑先扬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齡《闺怨》]
用典
见“修辞手法”
点面结合
“点”的细描与“面”的概述有机结合,勾勒写意,细节传神,相映成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以小见大
以局部见整体,以有限知无限。[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喻今
见“表达方式”-“抒情方式”
对写法
从对方落笔,悬想揣测,表意曲折幽微,委婉含蓄。[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修辞手法
比喻
明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暗喻,借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
比拟
拟人[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拟物[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生动有趣,表情达意丰富。
借代
部分代整体[朱门、侯门],具体代抽象[管弦],特征代本身[孤帆]。
达到简练、形象、含蓄的效果。
夸张
扩大[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缩小[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其一)》],超前[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突出事物特征,展现语言感染力,表现强烈情感。
双关
内涵丰厚,余味悠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叠词
增强音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列锦
巧妙连缀,生动可感,烘托气氛。[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秋思》]
用典
借历史故事表作者情思,含蓄委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设问
开篇-带动全篇;中间-承上启下;结尾-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着重】情问景答:以实写虚,化抽象之情为可感之景,使情感更加委婉含蓄,增强抒情效果。[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反问
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艺术构思
铺垫
为情节蓄势,为感情蓄力。
伏笔照应
今昔、物我、他我对照,增强情感。
卒章显志
同属“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画龙点睛。
以景结情
见“表达方式”-“抒情方式”
抑扬
见“表现手法”
答题模板: ①明手法(准确指出所用手法); ②析运用(结合诗句分析手法运用及特点); ③点情旨(阐释效果,概括情旨)。
把握情感
词句情感题
答题模板: ①译诗句(简要概述) ②析技巧(无技巧可不答) ③点情旨
典故情感题
答题模板: ①明用法(明用或暗用、侧用或反用、正引或化用) ②概内涵 ③点意义(引用意图、表达情感)
整体情感题
1. 咏物言志诗
寄寓理想,实现抱负,报效国家。
展现节操,抒发伤感,寄托哀愁。
讽世嫉欲,针砭时弊,忧国伤时。
2. 羁旅思乡诗
天涯漂泊羁旅愁。
望尽天涯怀人愁。
羁旅无用幽怨愁。
3. 送别怀人诗
惜别友人,别后牵挂。
劝慰友人,表己心志。
感慨人生。
4. 咏史怀古诗
评判历史,发表见解。
缅怀先贤,感伤自我。
借古讽今。
5. 边塞征战诗
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奋勇杀敌、果敢无畏的英雄气概。
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凄苦哀怨、凄厉沉痛的厌战反思。
对和平安宁、和睦友好的向往。
6. 山水田园诗
寄情山水,赞美自然。
恬淡静雅,超脱隐逸。
厌弃官场,憎恶黑暗。
不满现实,怀才不遇。
7. 即事(景)抒怀诗
寄情山水,热爱生活。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政治失意,向往隐逸。
8. 干谒酬赠诗
叹命求托
宣才自荐
答谢赞颂
明志拒荐
9. 题画抒怀诗
品鉴意象
评判画技
咏叹画境
寄情明志
答题模板: ①概内容(简要概述诗歌主要内容) ②析技巧(分析重点诗句技巧运用) ③点情旨
读懂诗歌
明白表层意思 弄清题材特点
咏物言志诗
羁旅思乡诗
送别怀人诗
咏史怀古诗
边塞征战诗
山水田园诗
即事(景)抒怀诗
干谒酬赠诗
题画抒怀诗
搞懂读诗技法 领悟深层含义
联系信息 揣摩语言
1.看标题,抓题眼
杜甫《春夜喜雨》;周朴《春日秦国怀古》;张旭《山中留客》;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2.看作者,知人论世
生平,时代背景。特例:灭朝诗人,南宋诗人,多有亡国之思,故土之念。
李白:色彩瑰丽,浪漫清新 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 白居易:通俗易懂,反映现实 李商隐:新奇秾丽,缠绵悱恻 苏轼:乐观旷达,豪迈奔放 陆游:爱国悲壮,雄放流畅 辛弃疾:爱国慷慨,沉郁豪放
3.看字词,抓情感关键词
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虞美人》) 最爱湖东行不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看意象,把握特定含义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5.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投笔:弃文从武。楼兰:边境之敌。黍离:国家昔盛今衰之伤感。 折腰:屈身事人。五柳:隐者。东篱、采菊:田园雅致。 风骚:文学作品或文采。长城:守边将领。青鸟、青鸾:送信之人。 丁香:愁情结绪。烂柯:离家年久。西楼、高楼、危楼:愁绪。 飞蓬、孤蓬、归蓬:游子漂泊。鸿鹄:远大志向。
再现情境 设身体验
筛选词语 确定内容
表达技巧需把握的几组关系
1. 褒与贬
似褒实贬 似贬实褒
2. 抑与扬
欲扬先抑 欲抑先扬
3. 声与色
绘声绘色 以声写静 绘形绘态
4. 动与静
化动为静 化静为动 以动衬静 以静衬动 动静结合
5. 虚与实
化实为虚 化虚为实 以实写虚 以虚写实 虚实结合
6. 古与今
借古讽今 怀古伤今 借古颂今
7. 情与景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以景结情
8. 情与物
以物喻人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9. 内容上
大与小(以小见大) 深与浅(言浅意深)
10. 语言上
直白与委婉 雅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