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物态变化
人教版8年级上册第3单元《物态变化》思维导图,包括温度&温度计、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下图汇总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到16章的知识点,包括电荷与电流、电路基础、串联电路、并联电路、设计电路、电流表与电压表、电阻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物态变化
温度 & 温度计
温 度
概念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三大温标(KFC)
摄氏温度( t )
单位:摄氏度,符号为 ℃
规定
标准大气压下
0 ℃:冰水混合物
100 ℃:沸水
读数
5 ℃:5摄氏度
-7 ℃:负7摄氏度 / 零下7摄氏度
热力学温度( T )
单位:开尔文,简称开,单位符号 K
换算:T = t + 273.15 K
绝对零度:0 K ,即 -273.15 ℃,理论上的最低温度
华氏度:单位符号 ℉
温度计
原理
常见温度计:液体的热胀冷缩
自制温度计
气体的热胀冷缩
液体的热胀冷缩
增大温度计精度
增大玻璃泡容积
减小玻璃管内径
常见的3种温度计
实验室用温度计
量程:- 20 ~ 110 ℃
分度值:1 ℃
管内液体:煤油
寒暑表
量程:- 30 ~ 50 ℃
管内液体:酒精
体温计
量程:35 ~ 42 ℃
分度值:0.1 ℃
管内液体:汞(水银)
使用
普通温度计
温度计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测量时温度计不能触碰容器壁和容器底
读数时不能取出温度计;需平视刻度读数
斜视:读数仰小俯大
特殊结构:玻璃泡后有缩口
阻碍水银遇冷收缩
体温计示数只升不降除非甩
使用特点
用前需甩
读数时可离开人体
劣质温度计题型
画温度计示数示意图,标好数据后列方程
熔化 & 凝固
基本概念
状态变化
熔化:固 → 液
凝固:液 → 固
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
有固定熔点
如海波、冰、金属、食盐等
非晶体
无固定熔点
如松香、石蜡、蜂蜡、玻璃、沥青等
对于同种晶体,熔点 = 凝固点
加盐可使水的凝固点降低
应用:撒盐使积雪更易熔化
变化过程
熔化
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
凝固
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
继续放热
熔化:吸热,温度逐渐升高
凝固:放热,温度逐渐降低
图 像
晶体熔化: 全程吸热
①:固态,温度升高
A:刚好开始熔化
②:固液共存,吸热且温度不变
B:刚好完全融化
③:液态,温度升高
晶体凝固: 全程放热
①:液态,温度降低
C:刚好开始凝固
②:固液共存,放热且温度不变
D:刚好完全凝固
③:固态,温度降低
非晶体熔化
非晶体凝固
汽化 & 液化
汽化:液 → 气
吸热
蒸发
特点
任何温度下均进行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缓慢汽化
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
实验: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控制变量法:两组液体质量相等
当其他条件一定时
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空气流速越大,蒸发越快
沸腾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固定的温度,叫沸点
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汽化
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
图像
全程吸热
A点:开始沸腾
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停止加热,沸腾停止
实际生活中,由于容器余热,往往停止加热后不会立即停止沸腾
现象
沸腾前:
气泡上升过程中: 水温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气泡变小
气泡成分:水蒸气
沸腾时:
气泡上升过程中: 水压变小,气泡变大
沸点的变化
液面上方气压越大,液体沸点越高
举例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水沸腾时达不到 100 ℃
高压锅内气压大,水沸腾后水温高于 100 ℃,煮食物更快
液 化
气 → 液,放热
液化方法
降温
压缩体积
液化现象
水蒸气遇冷变小水珠附着于固体表面
露珠 / 露水
物体表面“出汗”
水蒸气遇冷变小水珠飘于空气中
白气 / 白雾
特点:温度低处白气 / 白雾更浓
易错:误以为白气 / 白雾是水蒸气
水蒸气是无色气体,肉眼不可见
升华 & 凝华
升华
固 → 气,吸热
凝华
气 → 固,放热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升华吸大量热,使空气中水蒸气大量液化
应用:人工降雨、舞台造雾等
樟脑丸在衣柜中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冰冻衣服晾干:冰 → 水蒸气
自然现象:霜、雪、冰花、雾凇
冰花特点与水雾相同,均出现在玻璃上温度高的一侧
升华与凝华相互转化
碘
固态碘
碘蒸气
日光灯管变黑:钨丝先升华后凝华,变为黑色粉末附着于灯管内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