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行为主义流派
行为主义流派知识总结,包括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或经典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狗)、操作性条件反射 (桑代克的猫/斯金纳的老鼠)、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内容。
心理学研究方法,有 相关研究、因果研究,一起来了解他们吧,看过这个我相信你会有收获的。
心理学研究方法 实验设计,内容有真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单样本(小样本)实验设计、个案研究,一起来看吧。
心理学研究过程,具体是确定研究方向、确定问题、文献阅读、研究报告的撰写,希望本脑图对你有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行为主义流派
华生
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时外显行为,而忽视了内在心理状态
斯金纳
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或经典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狗)
刺激-反应(S-R)联结
非条件刺激——非条件反射
肉末-流口水
旧的非条件刺激+新的条件刺激——条件反射
肉末+铃声(多次重复)—流口水
条件刺激——条件反射
铃声——流口水
在一个条件性的刺激—反应联结上建立另一个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叫次级条件反射
消退
新的刺激—反应联结长久存在的条件:非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时时配对或加以强化
条件作用形成后,由于没有非条件刺激的结合,机体对条件刺激的反应逐渐消失
操作性条件反射 (桑代克的猫/斯金纳的老鼠)
效果率
导致满意结果的行为更可能重复出现,而导致不满意结果的行为不大可能重复出现。
强化
增加行为
正强化
行为之后给予愉快刺激
负强化
行为之后撤销或减少厌恶刺激
一种行为只有在它出现之后才能基于强化
消弱
减少行为
对行为不施加强化
惩罚
行为之后给予厌恶刺激或不撤销愉快刺激
局限
不能教给人恰当的行为,只是减少了不合乎希望的行为的发生率
为了是惩罚有效,惩罚必须及时并一致
惩罚可能有消极影响
塑造
利用强化使行为向合乎期望的行为步步趋近
教一个复杂行为时,塑造特别有用
泛化(类化)
指一种条件反射建立后,个体不仅能对条件刺激作出反应,而且也对相似的条件刺激作出反应。
分化(辨别)
把有奖励的刺激和无奖励的刺激加以分化
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环境—行为 相互作用
行为潜能(”不可察觉的“概念)
含义:某行为在特定场合出现的可能性
行为潜能=期望+强化值(罗特预测行为的基本公式)
期望
对行为会带来的结果的预期
泛化的期望(第一次)
指人们关于自己的行动一般会导致怎样的强化和惩罚的想法
极端内控取向
认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是自己的行为或特性的结果
极端外控取向
认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是自己不可控的外力决定的
强化值
该结果对自己的重要性
社会认知理论
交互决定论(班杜拉)
行为——内因(预期,思想,观念)——外因(奖励、惩罚)彼此相互影响
什么影响什么取决于每一变量的强度
想象与自我调节
想象
在头脑中想象可能的结果,估计可能性,设置目标并想出办法,在看是得到了奖励还是惩罚
自我调节
包含自我惩罚
观察学习
学习
通过观察学到的行为并不需要表现出来
表现
是否将学习表现出来取决于对行为结果的预期(奖励/惩罚)
应用
经典条件反射的应用
造作条件发射的应用
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