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历史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梳理,包括其中经济政治发展以及文化科技发展。适用于教资历史,以及高中三年历史学习。
编辑于2021-11-27 21:47:11中国古代史
旧石器时代
元谋人170万年(最早古人类)
北京人70万年(1921,裴文中发现头盖骨化石)
山顶洞人(18000,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
新石器文化(磨制石器)
仰韶文化彩陶
大汶口文化黑陶白陶
龙山文化蛋壳陶
河姆渡文化(房屋干栏式,夹炭黑陶)
良渚文化玉制礼器
红山文化(积石冢,泥塑人像玉器)
半坡文化(半地穴式,彩陶)
古史传说时代
炎帝:陕西,教开垦耕种陶器,五谷蔬菜,纺织,煮盐,天文历法
黄帝:黄河,建宫室,衣,水井,船只,铜,仓颉造字,伶伦音律,隶首算盘,嫘祖缫丝
阪泉之战:黄帝vs炎帝;涿鹿之战:炎黄vs蚩尤
大禹治水(疏导)禅让制
夏(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阳城建都,涂山之会
启,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钧台之享”,建立军队监狱,刑法,夏历
太康失国,少康中兴,亡国夏桀
夏朝考古发现
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青铜玉器,乐器,铜牌,阶级等级分化明确
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汤建立商朝,建都亳(bó)
内服:王畿,商王统治
外服:附属国管辖,自主权大,战争
监狱酷刑对平民奴隶加强控制
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殷
武丁中兴,妇好
商纣王朝歌,牧野之战,商灭亡
商考古发现:安阳殷虚,甲骨文出土记载,文字可考察历史从商开始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841)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周厉王专利政策,国人暴动,“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
“成康盛世”“宣王中兴”—周幽王西周灭亡
平王东迁洛邑(公元前770),东周
分封制
宗法制
井田制
礼乐制度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81)
诸侯争霸(春秋五霸)
齐桓公:管仲,“尊王攘夷”,公元前594年,葵丘大会,最先成就霸业
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公元前632,践土大会
楚庄王:公元前594
吴王夫差:公元前494
越王勾践:公元前473,越国灭吴,勾践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变法
公元前594,鲁国“初税亩”,承认私田合法存在
公元前685,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
公元前445,魏国李悝《法经》,“平籴”
公元前390,楚国吴起
公元前356,350,秦国商鞅,废井田,废世卿世禄制,建军功爵制,重农抑商,县制(县最早东周,连坐)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7)
建都咸阳
覆灭:巨鹿之战,公元前207,秦王子婴投降
西汉(公元前202)
定都长安,刘邦汉高祖
文景之治,“轻徭薄赋”“约法省禁”
汉文帝,贾谊
汉景帝,晁错,削藩,“七王之乱”
公元前140汉武帝
政治:“中朝”,十三州刺史,察举制,推恩令
经济:五铢钱,盐铁官营,均输法平准法,算缗,告缗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育:太学
军事:募兵制
对外: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张骞通使西域
东汉(25-200)
刘秀定都洛阳,尚书台
光武中兴,明章之治
外戚与宦官专权,党锢之祸
184,黄巾大起义
三国
200,曹操袁绍“官渡之战;208,曹与孙权刘备“赤壁之战””
220,曹丕,魏,定都洛阳
221,刘备,蜀汉,成都
222,孙权,吴,建业
西晋266-316
280,实现统一
“八王之乱”
313,祖狄北伐,闻鸡起舞
东晋(318)
门阀政治
形成原因
历史: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发展
政治:统治基础是士族
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
衰落原因
自身腐朽
内部斗争
侯景之乱
隋唐科举制
唐末农民起义
北魏(386)
统一前:淝水之战
北魏孝文帝改革
隋(581)
杨坚隋文帝,定都长安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均田制(输籍之法)
租庸调制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唐(618)
李渊唐高祖,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贞观之治”
755,安史之乱
780杨炎“两税法(夏秋两季征收)”
907,朱全忠,建都开封,后梁(五代十国时期,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隋唐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科技
经济
农业:曲辕犁;筒车;水稻,种茶
手工业:纺织蜀锦;陶瓷:越州青瓷,邢州白瓷,唐三彩
商业:政治中心城市,夜市,草市,汇兑业务(柜坊,飞钱);长安东西市,扬州成都
货币:开元通宝
经济重心南移
民族关系
突厥,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回仡(维吾尔族)
靺鞨,渤海郡王
南诏,云南王
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长庆会盟,唐蕃会盟碑
日本遣唐使,鉴真东渡
思想
韩愈“道统观”
文化
唐诗,传奇
书法
颜真卿《多宝塔牌》《祭姪文稿》“天下第二行书”
怀素《自叙帖》
张旭《古诗四帖》“草圣”
柳公权《玄秘塔牌》
绘画
敦煌莫高窟
展子虔《游春图》
阎立本《步辇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画圣”
科技
天文历法
隋《皇极历》
唐《大衍历》
医药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唐孙思邈《千金方》;《唐本草》
雕版印刷术
《金刚经》868
建筑
隋李春赵州桥
北宋(960)
赵匡胤,开封
1004,北宋与辽,“檀渊之盟”
宋夏和谈
宋金,岳飞
1127,金南侵,“靖康之乱”
加强中央集权
政治:枢密院(掌兵);审刑院;三司使(财权);御史台,谏院;文官担任知州,通判
经济:转运使-消除地方割据经济基础,也造成地方财政困窘
军事:杯酒释兵权,重视禁军,更戍法,守内虚外
庆历新政,范仲淹
王安石变法
冗官,冗费,冗兵财政负担;社会矛盾激化;宋神宗锐意改革
南宋(1127)
迁都临安(杭州)
1276元攻破,文天祥,陆秀夫
1279,南宋灭亡
元(1279)
忽必烈,元大都北京
结束了唐代以来国家分裂政治局面
民族融合,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科技发展,蒙古汉化,封建化
1264,总制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宣政院,澎湖巡检台湾
行省制度
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作用
二元化特点中央集权
对行省有效控制
行省内部权利互相牵制
行省划分犬牙交错
明(1368)
朱元璋(明太祖),定都应天府(南京)
元政治腐败,民族歧视
1351,农民起义,朱元璋队伍强大
朱元璋加强君权
废丞相,撤销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改大军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
内阁学士
设三司,布政司(民政,财政),按察司(刑狱),都指挥使司(军政)
特务机构锦衣卫
《大明律》经济立法,刑典《大诰》
1399,朱棣“清君侧”,靖难之役
朱棣设内阁,建东厂,1420迁都北京
张居正改革
官员考核
治理黄河淮河
重新丈量土地
“一条鞭法”
田赋折银征收
徭役折银上纳
赋,役银合并征收,直接交给地方官府
清(1636)
1616,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建立八旗制度
1636,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吴三桂领清军入关)
1677,康熙南书房
1729,雍正军机房
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
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台湾府,1884,建省
1689,康熙,中俄《尼布楚条约》
1758,准噶尔部,伊犁将军
西南地区“金瓶掣签制度”,1727,雍正设驻藏大臣
中国近代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
背景
根本
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夺得更多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直接
虎门销烟
英扭转贸易逆差
1842.8《南京条约》
1843.10《虎门条约》
1844.7中美《望厦条约》
1844.10中法《黄埔条约》
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政治
经济
社会矛盾
革命任务
思想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1851
背景
清政府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列强侵略,冲击传统经济
两广地区自然灾害
洪秀全“拜上帝教”
经过
1851金田起义,1864天京陷落
1853《天朝田亩制度》平分土地,绝对平均主义,不切实际的空想
《资政新篇》最早发展资本主义近代化纲领
性质:农民阶级领导的反抗封建专制统治的武装革命斗争
失败
阶级局限性
领导集团自身腐败滋长,不团结
缺乏科学思想理论指导
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
意义
沉重打击封建专制统治,加速清王朝灭亡
旧式农民战争最高峰
冲击孔子和儒家经典权威,削弱封建统治精神支柱
有力打击外国侵略势力,民族解放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
背景
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
修约被拒,找借口
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58《天津条约》
1860《北京条约》
1883-1885,中法《中法新约》铁路修筑权
洋务运动1860-1890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内忧外患,挽救清政府统治危机
中央支持奕沂
经过
冯桂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早
前期自强军事工业
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
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
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制造局
张之洞汉阳兵工厂
左宗棠福州船政局,西安机器局
后期求富民用工业
李鸿章开平煤矿,轮船招商局
张之洞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
近代教育京师同文馆,留学生
北洋,南洋,福建
作用
近代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培养近代人才,开阔人民眼界
转变思想观念,改变社会风气
维新变法1860-1890
维新思想
早期:冯桂芬,王韬,郑观应
维新派
康有为,严复,梁启超,谭嗣同
保国会1898;时务学堂(议论时务)
戊戌变法
背景
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深
19世纪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维新思想
经过
1895,公车上书
1898光绪帝《定国是诏》开始,百日维新
失败原因
光绪帝没有实权
阶级基础薄弱
对帝国主义不切实际幻想
历史作用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
爱国救亡运动,思想解放。
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1884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背景
日本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朝鲜东学党起义
经过
1894.7丰岛海战
1894.9平壤之战(陆军)
1894.9黄海之战“弃战保舰”邓世昌为国捐躯
旅顺大屠杀
1895.2威海卫之战
1895.4《马关条约》
台湾人民斗争1895
丘逢甲,黑旗军
义和团反帝运动1898
“扶清灭洋”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背景
根本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重原瓜分中国狂潮
直接镇压义和团
经过
1900,英法德,奥匈,意,日,俄,美,西班牙,比利时,荷兰
《东南保护约款》东南互保,汉族地方督抚实力影响力上升
《辛丑条约》
清末新政1901-1905
慈禧太后
发展工业
废科举,兴办新式学堂
操练新军
辛亥革命武装基础
预备立宪,君主立宪
立宪运动1905-1911
1905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11新内阁,皇族内阁
保守性欺骗性,加剧中央与地方,阶级矛盾,加速其灭亡,民主政治思想传播
辛亥革命1911-1912
武昌起义
背景
辛丑条约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无能,帝国列强侵略
清末新政立宪皇族内阁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政党建立1894孙中山檀香山组织兴中会
民主革命思想传播,早期章太炎,邹容《革命军》
军事基础黄兴黄花岗起义
保路运动
1911.10.10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
1912.2.12清帝退位
1912.1.1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五色旗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12.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
1912.3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失败
失败原因
半殖民地半封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封建反动势力
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妥协性和软弱性。
北洋军阀统治1912-1928
1913宋教仁被杀,“二次革命”
1915蔡锷护国战争,袁世凯准备称帝
1917张勋复辟两次护法运动
新文化运动1915-1919
背景
政治,辛亥革命失败后民族危机严重,北洋军阀统治黑暗
经济根本原因,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直接,袁世凯复辟,知识分子强烈反对。
过程
1915,陈独秀《新青年》
1917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历史影响
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宣传,文学革命白话文
五四运动1915.5.4
背景
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
中国工人阶级力量成长
北洋军阀黑暗,二十一条,阶级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导火线,1919巴黎和会帝国主义列强拒绝中国废约正当要求
过程
历史影响
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中国共产党1921.7.23
历史条件
中国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工人运动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十月革命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最高纲领
共产主义社会
最低纲领
消除内乱,打到军阀,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任务
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
条件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共同革命任务
中共从“二七惨案”认识联合各阶级革命力量的重要性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较具革命性组织,孙中山思想改变,改组国民党需要,共产国际
实现
1924.1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孙中山新三民主义
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1924-1928
1924.5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
1926.7蒋介石广州誓师到1928.12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实现了全国统一)
意义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沉重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宣传中共纲领,党开始掌握部分武装,革命洗礼
1925东征陈炯明
工农革命运动高涨
失败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背景:国民党右派叛变,列强开始寻找新的代理人蒋介石
经过
1926.3“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
1927.4.12,“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18成立国民政府
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宁汉合流”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失败原因
年幼中共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斗争经验,陈独秀的党中央右倾错误,放弃革命武装领导权
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共产国际指导方针存在错误
要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领导权,坚持武装斗争
国共两党十年对峙1927-1937
1927.4.18南京国民政府,“宁汉合流”,标志国民党一党专制统治确立
1928张学良东北易帜
中共领导武装革命
1927.8.1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1927.9秋收起义
1927.12广州起义
1929古田会议
红色根据地建立
1927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敌进我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土地革命
依靠贫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
五次反围剿
1933.10,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
1935.1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山,吴起镇会师
抗日战争1931-1945
背景
日本大陆政策
世界性经济危机
国民党围剿红军,不抵抗政策
经过
1931.9.18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
1935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阴谋
1935.8.1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中共
1936.12.12,西安事变
1937.2.15,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标志国民党开始接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1937.7.7,卢沟桥事变
1937.9.23《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谈话,标志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937.8-11,淞沪会战,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1937.9.11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
1938.1-6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
1938.6-10武汉会战,最长,最大战役,战略相持阶段
1940下,百团大战
1944战略反攻阶段,但豫湘桂战役失败,皖南事变反共
1945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
雅尔塔会议《波茨坦公告》1945.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全面内战1946-1949
1945.10.10重庆谈判《双十协定》
1946政治协商会议 国民党六界二中全会公然推翻了政协通过的和平民主建国政策
1946夏,全面内战爆发
国统区民主爱国运动,反蒋独裁统治第二条线
1947,华东野战军孟良崮战役74师张灵甫
1947.6反攻阶段,刘伯承邓小平千里挺近大别山
1948,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949.4.21渡江战役
新民主主义胜利意义
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分裂结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人民解放斗争运士气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成功解决社会根本矛盾, 应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 代表广大民众切身利益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城市
解放区土改,1947,《中国土地法大纲》前期左倾错误
中国现代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10.1
1949.9.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共同纲领》
1949.10.1开国大典
初期对内政策
1950夏《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镇压反革命,巩固新生政权,保证了抗美援朝,土改,经济恢复进行
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盜骗国家财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左倾错误冤假错案
初期对外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与苏联同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印度支那问题;1955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1950.10-1953夏 抗美援朝
恢复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合理调整工商业
农村与城市建设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
1954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基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
1947内蒙古自治区,195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西藏自治区
曲折探索1956-1966
1956中共八大《论十大关系》
1956.11整风运动,反右派运动扩大化
大跃进1958,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大办人民公社,大炼钢铁
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自然灾害)
1960国民经济调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七千人大会
1965,国民经济调整基本完成
文化大革命1966-1976
导火线1965毛泽东,海瑞罢官
1966.5五一六通知文革爆发,阶级斗争为纲
1966红卫兵,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1967上海一月风暴,二月抗争林彪江青斗争
1969中共九大
1970庐山会议转折
1971.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
1976.周恩来逝世 “四五运动”
1976.9毛泽东逝世,文革结束
拨乱反正1976-1978
197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12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1978-
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内在活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背景
国内改革遇到阻力,国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过程
1992南方谈话,党十四大
1993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决定》,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
1997十五大,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1980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4沿海城市开放
1985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1990上海浦东
2001.12加入WTO
一国两制
1979元旦《告台湾同胞书》
1982邓小平撒切尔夫人,成熟
1982宪法,法律依据
1984一国两制基本国策
1992九二共识
1997.7.1香港回归,1999.12.20澳门回归
梦想完成,大吉大利
外交,科技
2001《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2001,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共识》
2001.11WTO
1986.11“863计划”
1977恢复高考
20世纪七十年代乒乓外交
1972尼克松访华,1979中美建交
1972中日
1971.10.25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席位
成就
大庆油田
1959计算机
1964第一颗原子弹
1965结晶牛胰岛素
兰新,包兰铁路
双百方针
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农业:个体生产,农业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1956大多数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1956公私合营,赎买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抗日根据地政策
三三制
精兵简政
减租减息
大生成运动
延安整风运动
子主题
经济短暂春天
国民政府统治下的经济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927-1930有所发展,形式上统一全国,关税部分自主,反帝爱国运动,民族资本家
1931-1935衰退萎缩,经济大危机帝国主义转嫁经济危机,官僚资本主义垄断,美国白银政策,长期内战
1936-1937短暂繁荣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
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
1866,海关试办邮政
1877,有线电报,1881,电话,1906无线电报
洋务派轮船招商局,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1881唐山到胥各庄铁路。标志中国铁路诞生
1905《定军山》第一部电影无声电影
1909詹天佑京张铁路
1909冯如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明末清初思想
黄宗羲梨洲先生
反对君主专制,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本《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亭林先生
经世致用《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
王夫之船山先生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船山遗书》
清社会
思想
文字狱
经济
重农抑商
1712,“盛世兹丁,永不加赋;雍正摊丁入亩”
商业发展,工商市镇繁荣(人口激增)
文化
曹雪芹红楼梦,蒲松龄聊斋志异,吴敬梓儒林外史
清昆曲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京剧同光十三绝
扬州八怪
科技
明末清初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明社会
经济
赋役制度,鱼鳞图册;金花银(征银)
商品经济徽商晋商,北京南京
明初垦荒 ,棉花,桑,枣,双季稻,岭南三季稻;引进了南美洲花生,番薯,玉蜀黍,马铃薯,向日葵
中外文化交流
郑和下西洋1405,炫耀国外,朝贡贸易
戚继光抗倭
耶稣会士在华活动,“西学东渐”徐光启《崇祯历书 》
文化
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
昆曲,汤显祖牡丹亭
书画董其昌,徐渭《牡丹蕉石图》
科技
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医药巨典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
思想
“四书五经”,朱熹《四书集注》标准
王守仁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明便是天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李贽批判精神,强调人正当私欲,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要求
元社会
经济
棉纺织业,黄道婆,运河
制瓷业元青花
1275马可波罗
科技
郭守敬王恂《授时历》
地理学:《大元一统志》,《舆地图》
元司农司《农桑辑要》
王祯《农书》
文化
元曲(杂剧,散曲)
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幽魂
南戏,高则诚《琵琶记》
书画:赵孟頫(书画双绝)
宋社会
经济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经济作物
陶瓷业景德镇
商业开封,临安,早市夜市,草市,交子,广州泉州市舶司,娱乐场所瓦子勾栏
文化
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
古文运动欧阳修“文以载道”
宋词:豪放派:辛弃疾,陆游;婉约派:李清照,柳永
宋四家:苏轼《寒食诗帖》,黄庭坚,米芾《参政帖》,蔡襄
张泽瑞《清明上河图》,南宋李嵩《货郎图》
宋代书院“精舍”,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
史学
司马光《资治通鉴》
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金石学北宋欧阳修《集古录》,南宋赵明诚《金石录》
科技
沈括《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十二气历
宋太宗《太平圣惠方》,唐慎微《经史证责备急本草》,南宋陈旉《农书》
火药(唐末运用于军事);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指南针
魏晋南北朝文化科技
书法:钟繇,王羲之(书圣),兰亭序
文学
建安文学(三曹,建安七子)
田园文学(陶潜《归园田居》《桃花源记》)
民歌《木兰辞》
绘画:三国曹不兴,佛教画;张僧繇寺院壁画;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雕刻: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数学:魏晋刘徽《九章算术注》;南朝祖冲之《缀术》;
农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地理学: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魏晋玄学
秦汉社会
经济
汉武帝赵过播种耧车,垄作法代田法
坎儿井
西汉《氾胜之书;东汉《四民月令》》
冶铁,东汉杜诗鼓风冶铁
文化
东汉王允《论衡》,批判天人感应鬼神妖异之说
汉赋
汉武帝: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西汉后,杨雄《甘泉赋》
东汉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东汉后,抒情小赋取代散体大赋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
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史学西汉司马迁《史记》
绘画雕刻
帛画
画像石
立体雕刻艺术霍去病目前石兽群
佛教传入,东汉洛阳白马寺
道教
关系
西汉西域都护府
东汉班固
汉元帝,昭君出塞
科技
汉数学《九章算术》;东汉张衡浑天仪
医学:《黄帝内经》标志着完整医学理论体系建立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万世宝典” 华佗麻醉药,针灸,“五禽戏”
东汉蔡伦造纸术
春秋战国社会
战国漆器,夹纻胎
四大货币体系
春秋楚国孙叔敖芍陂,吴国邗沟最早人工运河
战国秦李冰父子都江堰,郑国渠
哈雷彗星《春秋》
天文学《甘石星经》
地理学《山海经》
司南
扁鹊望闻问切
《诗经》《离骚》
夏商西周文化
甲骨文
1899,清王懿荣“甲骨文之父”
金文
青铜器上刻字
青铜文化
青铜时代“商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
天文历法
商干支记日法
医药
西周《周礼》
著作
《尚书》:《书》《书经》夏商周几代统治者言行 《尚书洪范》五行说,朴素唯物主义
《周易》
氏族公社是史前时期重要社会组织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