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
古斯塔夫・勒庞在他在书中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在西方已印至第29版,其观点新颖,语言生动,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佳作。
编辑于2021-12-06 19:26:12
第一卷 群体心理
第一章 群体的一般特征
心理群体的概念
特定条件下组成的群体,他们个性消失,情感和思想统一方向,形成暂时的集体意识
心理群体的分类
⑴异质性群体:由不同成分组成的群体
⑵同质性群体:由大体相同的成分(如宗派、等级和阶级)组成的群体
无意识因素
有意识的行为,主要受遗传影响而造成的无意识的深层心理结构的产物
无意识因素构成了一个种族的先天禀性,形成群体的普遍特征
群体无意识性,杰出人士组成的群体和愚蠢的人组成的群体,他们的决定没有高下之分
群体特征的决定性原因
⑴数量上,群体形成一种力量,让个人敢于发泄本能欲望,个体责任感消失
⑵传染性,一种催眠方法,决定群体随大流的倾向
⑶易于接受暗示,最重要的原因,即相互传染造成的结果
总结
群体中的个体,不再是他自己,而是变成了不受自己意愿支配的玩偶
群体的智力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在情感和行动上,则取决于群体接触的暗示
第二章 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
群体的冲动、易变和急躁
群体受外界刺激因素所支配,他们的行为不受大脑控制
群体的冲动是强烈的,能够为一切信念而抛头颅洒热血
刺激群体的因素多种多样,导致群体的行动也极为多变
种族基本特征对群体的急躁、冲动和多变也会产生影响
群体的易受暗示与轻信
群体易于接受暗示,并且可以迅速转变为行动
在群体中,不可能的事不存在,除了极端轻信,他们失去了一切判断力
群体运用的是图像性思维,对事情进行歪曲,让不相干的幻觉掩盖真相
群体的集体观察力常常出错,大多时候它仅代表受传染影响的个人幻觉
群体情绪的夸张与单纯
群体表现出来的情感,其主要特征就是极其简单和夸张,导致它全然不懂怀疑和不确定性为何物
群体情绪的夸张,既受到暗示和传染的强化,也受到责任感消失的强化
群体的夸张倾向仅仅作用于感情,对智力不起任何作用
群体的偏执、专横和保守
群体只知道简单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全盘接受,或一概拒绝
专横和偏执是各种类型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共性,但是其强度各有不同
群体随时会反抗软弱可欺者,在强权面前却卑躬屈膝
群体的保守本能,使它对传统的迷恋和崇敬是绝对的,对新奇事物有着无意识的恐惧
群体的道德
群体的道德有低劣也有崇高,群体可以无恶不作,也可以牺牲自我,这些行为甚至超越孤立的个体
第三章 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
群体的观念
⑴瞬时观念:由一时的环境影响创造出的偶然和短暂的观念
⑵基本观念:包括宗教观念和现在的社会和民族观念,它们因为环境、遗传法则和公众意见而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观念只有具备绝对的、毫不妥协和简单明了的形式时,才能对群体产生有效影响
观念的固有价值并不重要,必须考虑的是它所产生的效果,也就是需要进入无意识领域
让观念在大脑中扎根或根除都需要很长时间,因此群体总比博学者落后好几代
群体的理性
群体推理,是把彼此只有表面相似而本质完全不同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立刻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
群体无法进行正确推理,因此它们也无法表现出批判精神,不能辨别真伪
群体的想象力
群体形象化的想象力非常强大,并且异常活跃、敏感
在历史上,表象通常比真相更重要,不现实的因素总比现实的因素更重要
刺激群众想象力,采取的形式是令人吃惊的鲜明形象,且没有任何多余的解释,或仅仅伴之以几个不同寻常或神奇的事实
影响群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所发生的以及引起注意的方式
第四章 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
群体信念总会采取一种特殊的形式,可称之为宗教感情
偏执与妄想是宗教感情的必然伴侣
第二卷 群体的意见和信念
第一章 群体意见及信念的间接因素
间接因素的含义:它能使群体接受某些信念,并且难以接受其他信念
⑴种族:种族影响决定着群体气质的特征,导致不同国家的群体表现出不同的信念和行为
⑵传统:传统代表着过去的观念、欲望和情感,是种族的综合产物,对我们有巨大影响
⑶时间:时间是唯一的创造者和毁灭者,它为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的生长准备了土壤
⑷政治和社会制度:制度和政府都是种族的产物,它们不是时代的创造者,而是由这个时代所创造
⑸教育:在当今时代的主导思想中,在各种改变人们的因素中,教育居于首位
第二章 群体意见及信念的直接因素
直接因素的含义:伴随长期性准备工作的延续,它们能成为实际说服群体的资源
⑴形象、词语和套话:通过词语来激活形象,从而刺激群体的想象力
⑵幻觉:自从有了文明以来,群体便一直处于幻觉的影响之中
⑶经验:经验几乎是唯一能让真理在群众心中生根、让危险幻想破灭的有效方法
⑷理性:我们已经证明,群体是不受推理影响的,它们只能理解那些拼凑的观念,一切文明的主要动力不是理性,而是各种感情
第三章 群体领袖及其说服手法
群体的领袖:对于群体而言,领袖的意志是群体形成意见并达成意志的核心,他是各色人等形成组织的首要因素,他为他们组成派别铺平了道路
领袖的动员手段:断言、重复和传染
⑴断言: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众头脑最可靠的办法之一,是作出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会任何推理和证据
⑵重复:断言需要不断重复才在头脑中生根,最终使人把它当作得到证实的真理接受下来
⑶传染:如果断言得到有效重复,就会形成流行意见,强大的传染过程就此启动,各种观念、感情、情绪和信念,在群众中都具有病菌一样强大的传染力
名望
名望的含义:利用断言、重复和传染得到普及的观念,在环境里获得了巨大的威力,这时他们就会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这就是所谓的名望
名望的分类
⑴先天名望:来自于称号、财富和名誉,先天名望可以独立于个人名望
⑵个人名望:个人所特有,它可以和名誉、荣耀和财富共存,也可以因它们而加强,或者没有它们也能完全存在
⑶其他名望:体现在各种意见、文学和艺术作品之中,这种名望经常都是长年累月重复所得的结果
名望的产生:名望的产生与若干因素有关,这其中成功永远是最重要的因素,成功是通往名望的主要阶梯
第四章 群体的信念和意见的变化范围
牢固的信念
⑴不可变的:重要而持久的信仰,它们可以保持恒久不变,整个文明也许就是以此为基础
⑵可变的:每个时代生生灭灭的普遍学说的产物,它们通常都是表面的,一如时尚般多变
要用一时的意见左右群众的头脑不难,但是想让信仰在其中长久扎根却不容易,而且信仰一旦确立,再想根除它同样非常困难
普遍信念是文明不可缺少的支柱,它们决定着各种思想倾向,只有它们能够激发信仰并形成责任意识
群体意见的多变
有些不断生生灭灭的意见、观念和思想总是受到某些种族意识的影响,所以它们的变化有时只不过是些表面现象
一切与民族的普遍信念和情感相违背的东西,都不会有持久力,逆流不久之后便又回到了主河道
第三卷 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征
第一章 群体的分类
异质性群体
⑴无名称的群体,如街头群体——缺乏责任感
⑵有名称的群体,如陪审团、议会——发挥责任感
一个基本的因素,即种族的因素,使得不同的异质性群体几乎完全不同
同质性群体
⑴派别,如政治派别、宗教派别等
⑵身份团体,如军人、僧侣、劳工等
⑶阶级,如中产阶级、农民阶级等
第二章 被称为犯罪群体的群体
群体犯罪的定性:一种错误的定性,即群体犯罪受到各种暗示的支配,似乎很难把它定义成犯罪群体
群体犯罪的动机:是一种强烈的暗示,参与这种犯罪的个人事后会坚信他们的行为是在履行责任,这与平常的犯罪大不相同
群体犯罪的一般特征:和所有群体中看到的特征相同,易受怂恿、轻信、易变,把良好或恶劣的感情加以夸大、表现出某种道德等
第三章 刑事案件的陪审团
组成群体的成员在做出判决时,其智力水平无关紧要,一群科学家与一群泥瓦匠对一般性问题的判断几乎没有差异
像任何群体一样,陪审团也会受到感情因素的强烈影响,而很少被证据所打动
像任何群体一样,陪审团也会深受名望的影响
像任何群体一样,陪审团里也存在着少数对别人有支配作用的人
第四章 选民群体
定义与特征:有权选出担任某项职责的集体,他们属于异质性群体,但他们的行为只局限在一件规定十分明确的事情上,因此只具有群体的少数特征
说服选民群体的办法
候选人应当享有名望,这一点非常重要
享有名望的候选人必须能迫使选民不经过讨论就接受自己
候选人必须使用最离谱的哄骗手段,向选民做出最令人异想天开的许诺
候选人的文字纲领不可写得过于绝对,但口头纲领则可以夸夸其谈
选民群体的心理学,和其他群体一样:既不更好,也不更差
第五章 议会
议会拥有群体的一般特征,如头脑简单、多变、易受暗示、夸大感情以及少数领袖人物的主导作用,也有一些独特的表现形式
议会的独特表现
意见的简单化是他们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群体在议会中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这些暗示来自于享有名望的领袖
议会的两种危险
⑴不可避免的财政浪费,这是各种紧迫问题和当选群体缺少远见的必然产物
⑵对个人自由的限制不断增加,这是大量的法律所造成的结果
结束章 民族存亡的关头
所有民族似乎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同样的生存阶段,因为看起来历史是在不断地重复着它的过程
《乌合之众》思维导图笔记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 翻译:冯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