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Android-金融学基础
这是一篇关于金融学基础知识点的思维导图,整理了部分可供大家复习参考,欢迎小伙伴们下载使用。
编辑于2021-12-07 10:24:36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货币的含义(具有普遍接受性)
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
商品具有两种属性【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和价值(社会属性)】
商品价值表现形式(简单偶然-扩大-一般-货币)
货币形态的演变【实物货币(足值)-金属货币-代用货币(有十足的金银等贵金属做保证)(纸质凭证,能兑换足值的金属货币,银行券是代用货币)-信用货币(以信用为保证)-电子货币】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标价)和流通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派生职能【贮藏手段(货币沉淀,银行存款,金融资产贮藏价值) 支付手段(钱货分离) 世界货币)】
货币制度及其类型
货币制度的内容及构成
【规定货币材料(确定货币制度的基础)和单位, 规定流通中货币种类(主币和辅币), 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本位币有无限法偿能力 辅币有限法偿),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规定货币对外关系)】
货币制度的类型及演变
货币制度
金属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平行本位制【两种货币的交换比例不加固定(比价频繁变动,交易混乱)】
双本位制(国家规定金银币之间的比价 )但法定金银比价和市场比价同时存在,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
跛行本位制(银币沦为辅币向金本位过渡)
金本位制
(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不同地区的货币制度
主题
主题
主题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制度类型
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
具有权力集中,职能完善
大部分国家的选择
复合型中央银行制度
权利和职能比较分散,分支机构较少,如美国
跨国型中央银行制度
准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性质(国家机关+金融机构)
是具有银行特征的国家机关
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机关
职能
发行的银行
印钱+管钱
唯一货币发行机构
银行的银行
吸收存款:集中存款准备金
发放贷款:最后贷款人(再贴现和再贷款)
组织全国清算
政府的银行
服务政府
代理国库收支
为政府融资
保证国家黄金外汇储备
代表政府
制定货币政策
代表政府从事国际金融活动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货币发行业务是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负债业务
存款业务(准备金存款,政府存款,特种存款等其他存款)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再贴现业务
贷款业务:再贷款
证券买卖业务:如中央银行买卖国债,调剂市场资金供求
储备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
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流动性强,短期市场,风险较低,收益较低)
同业拆借市场
定义: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临时性资金周转,调剂和融通
特点:1.信用拆借2.数额大,期限短3.利率相对较低
回购市场
形式上表现为附有条件的证券买卖市场
区分
正回购,交易者在卖出某种证券的同时,确定于未来某一日再以事先约定价格将同种证券购回的交易
逆回购,买入,卖出。
收入来源:1.事先利率2.差价
票据市场
区分贴现,转贴现,再贴现。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特点:1.由商业银行发行2.短期3.面额固定且一般金额较大4.可可自由转让
与定期存款相比:1.金额(大小,标准化)2.流动性(是否可转让)3.收益(大额可转让定期可转让存单收益较定期存款较高)4.记名:银行定期存款是记名
资本市场(期限长,风险高,收益大)
股票市场
分类:按发行对象不同:公募和私募发行;按推销出售股票的方式不同:直接和间接发行
股票流通市场(交易场所是否固定,是否公开竞价,交易系统撮合)
交易所市场
场外市场
债券市场
浮动主题
商业银行
产生和发展
商业银行产生:1694年,苏格兰银行作为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成立。1897年,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单一银行制,分行制,银行控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
商业银行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类型按经营范围:分离型商业银行,综合性商业银行
性质和职能
性质:商业银行是企业(利润max),是特殊企业(经营对象),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
职能:信用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信用创造职能,金融服务职能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负债业务(最基础最主要)
自有资本
资本金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巴塞尔协议:衡量抵御风险的能力
存款(被动性负债)
活期存款(稳定性差,利率低,所费成本高,流动性强)
定期存款(稳定性好,利率高)
储蓄存款(补充结构性存款)
借款(主动性负债)
同业借款
同业拆借
转贴现
转抵押
回购协议
中央银行借款
再贴现
再贷款
发行金融债券(解决长期资金来源)
资产业务
现金资产
库存现金
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存放同业款项
托收中现金
贷款业务
按贷款期限分为短期·中期·长期贷款
按保障条件分为信用和担保贷款,票据贴现
其中担保贷款分为保证贷款(人),抵押和质押贷款(物是否控制和使用)
偿还方式分为一次性偿还和分期偿还贷款
按质量和风险程度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贷款
证券投资业务
证券投资业务的目的:增加收益,分散风险,增强流动性
中间业务
表外业务(表:资产负债表)
额外收益多,潜在风险大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安全性原则(最重要)
流动性原则
盈利性原则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含义
金融机构分类:重点按业务目标分类 管理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
银行机构体系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管理监督层(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银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保监会);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
国际金融结构体系
全球性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
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
信用与利息
信用概述
信用的定义与特点
含义: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的价值转移
特点:偿还性,暂时性,风险性,收益性
信用的基本要素
信用主体
信用客体(标的)
信用载体
信用内容
信用条件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信用的作用
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
特点:双方都是企业,标的是商品资本,与经济周期动态一致
局限性:规模和数量有限,有方向性,范围小
银行信用(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特点:一方必然是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信用,间接信用
国家信用(国家为主体借助于债券)
消费信用(由工商企业 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消费者个人)
延期付款
分期付款
消费贷款
国际信用
民间信用(指个人之间以货币和实物)
特点:规模时间受限 自发性和分散性较强 利率具有高利贷性质 风险较大
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的定义
是资金或资本的载体
信用工具特征
偿还性
流动性
流动性与偿还期成反比,与债务人的信用成正比
风险性
风险性与偿还期成正比,信用工具的风险与流动成反比,信用工具的风险与发行人的信用成反比
收益性
收益性与偿还期成正比,与风险成正比
信用工具的分类
直接信用和间接工具(按资金融通)
长期和短期信用工具(偿还期)
债务和所有权凭证(资产所有权)
主要信用工具
支票
参与方:开票人 银行 持票人
种类:分为记名支票和无记名支票 分为现金支票 转账支票 保付支票
本质:取款条
汇票(委托他人付款)
参与方:出票人 收款人或持票人 付款人
种类: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
本质:信用条
本票(约定本人付款)
参与方:出票人 受票人
种类: 商业本票 银行本票
本质:欠条
债券
债券是债务关系的凭证
分类:政府债券,公司债券,金融债券。
股票
分类:普通股票和优先股票
普通股票a.有经营参与权 b.优先认股权 盈余和剩余财产分配权
优先股票无a,b权 但有优先享有普通股分红和资产求偿权 股息事先确定 有累计和非累计之分
债券和股票的区别:1.从本金返还 2.从收益方式和高低 3.从权利 4.从风险性 5.从关系
利息与利率
利率种类(按利率形式方式,按利率是否带有优惠性质,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调整,按利率与通货膨胀关系)
我国的基准利率是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利率
利息与利率定义
利息计算方法:单利法,复利法
复利终值可以更好解决问题 例题 例:张三拟投资10万元于一项目,该项目的投资期为5年,每年的投资报酬率为20%,张三盘算着:这10万元本金投入此项目后,5年后可以收回的本息合计为多少? 分析:由于货币随时间的增长过程与复利的计算过程在数学上是相似的,因此,在计算货币的时间价值时,可以使用复利计算的各种方法。张三的这笔账实际上是关于“复利终值”的计算问题。 所谓“复利”,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利滚利”。即每经过一个计息期,要将利息加入本金再计利息,逐期计算。 假如张三在期初投入资金100000元,利息用i表示,那么经过1年的时间后,张三的本利和=100000×(1+i)=100000+100000×20%=120000;经过2年的时间后,张三的本利和= 100000×(1+i)+[100000×(1+i)]×i=(100000+100000×20%)+(100000+100000×20)×20%=100000×(1 + i)2;依次类推,5年后,张三的本利和=100000×(1 + i)5。 查复利终值表,得知当i=20%,n=5时,复利终值系数为2.4883,那么5年后张三的本利和=100000×2.4883=248830元。 通过计算可知,5年后张三将得到本息回报额合计24.88万元。
复利现值:复利终值是指一定量的货币本金,按复利计算的若干期后的本利总和。复利现值是指未来某期的一定量的货币,按复利计算的现在的价值。二者之间的关系为: 复利现值+复利利息=复利终值
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因素:平均利率是决定利率的基本因素,借贷资金供求关系,借贷期限长短·风险大小,物价变动,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利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