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价值有劳动形成的价值量由劳动量决定,衡量价值量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是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
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