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八上历史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讲述了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等,适用于考试复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七七事变
借口
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
经过
1937年7月7日,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住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结果
七月底,北京,天津相继失陷;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影响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第二次国共合作
背景
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
概况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标志
1937年九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会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意义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淞沪会战
1937年八月,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被中国守军击毙。日本衣服为借口在上海挑起事端。
日军先后调集约30万兵力,轮番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先后出动70万余万兵力,一次次打退日军的进攻,同年11月,上海失陷。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
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屠杀手无分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特点
规模之大,受害人员之多,持续时间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