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Android-班级管理中的三人
幼儿班级管理中有三人:教师、幼儿、家长,作者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具体讲解了班级管理中这三个角色的分别职能和重要性。
超全!最细节的中外学前教育史梳理图,纵向分析罗列各时期的历史要点,拯救背记困难户!打好历史知识的基础!
本节导图构建了综合素质内容的基本框架,包含了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教师基本能力、写作能力等内容。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大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项目时间管理6大步骤
项目管理的五个步骤
电商部人员工作结构
暮尚正常运转导图
产品经理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车队管理
亡羊补牢
创业者10条创业经
创业十大思维误区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班级管理中的三人
教师
素质能力结构
思想意识和 行为规范
1.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2.建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
3.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4.提高个人素质与行为操守
应具备的知识
1.文化基础知识
2.学科专业知识
a.幼儿心理学知识
b.幼儿保育知识
c.教育学科知识和专业学科知识
应具备的能力
1.设计和组织 活动的能力
a.组织幼儿一日生活的能力
b.设计和组织集体教学活动的能力
2.环境创设 的能力
a.创设物质环境的能力(参考“幼教361”APP)
b.创设心理环境的能力
c.资源利用的能力
3.正确评价幼儿的能力(参考心理学和教育学)
4.行政能力
5.教师的自修能力
a.自我评价与反思能力
b.自我情绪的控制能力
6.沟通和合作能力
7.接受新的信息与实践运用的能力
教师的职责
主班、副班、保育员应该做什么(参考幼儿班级管理P107-109)
教师集体
教师集体及其特征
1.教师集体应有共同的工作目标
2.~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
3.~坚强的骨干力量
4.~协调的同事关系
5.~强烈的集体意识
🌟教师集体建设的必要性
1.保证班级保教任务的高效完成
2.传承幼儿园的良好园风、班风
3.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
4.促进良好幼儿集体的形成
5.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集体的形成过程
形成期(初印象)、巩固期(磨合期)、成熟期
教师集体的建设方法
1.从幼儿园的角度看
2.从主班的角度看
3.从副班的角度看
4.从保育老师的角度看
幼儿
年龄特点
托班
2-3岁的幼儿
小班
心理特点
1.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
2.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
3.记忆以无意记忆和机械记忆为主
4.小班幼儿的想象没有预定目的的,受当时 事物的影响较大,有时分不清想象与现实
5.逐渐形成自我概念
6.语言能力发展较快
中班
1.能自由、自主地活动
2.控制情绪的能力增强
3.自我意识开始发展
4.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
5.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
6.同伴之间的交往更密切
7.想象力继续发展
大班
1.好奇心、求知欲增强
2.规则意识逐步形成
3.个性初步形成
4.合作、交往能力增强
班级管理要点
1.营造熟悉的环境,消除幼儿的焦虑
2.循序渐进,逐步引导与渗透
3.创造条件,给予幼儿反复练习的机会
4.树立榜样,进行正面引导
5.重视家园合作,做到要求一致
1.创设情境,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2.渗透教育
3.采用耐心说服和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正面引导幼儿
4.随机教育
5.充分利用榜样作用激励幼儿
1.丰富活动内容、形式
2.合理控制活动时间
3.把握有效的教育时机
4.利用多种形式促进幼儿的交往
1.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
2.摒弃“小学化”的教育方式
3.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4.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气质类型
1.胆汁质
性情直率、脾气暴躁、精力旺盛
2.多血质
热情、适应性强、注意力易转移
3.黏液质
安静稳重、自制力强、沉默寡言、不够灵活
4.抑郁质
敏感、易多愁善感、不善交际、体验深刻
性别概念
1.性别认同“2-3岁”
2.性别稳定性“4-5岁”
3.性别一致性“6-7岁”
幼儿期心理问题(5)
1.儿童孤独症(自闭症)
a.言语发育障碍:言语发育迟缓
b.社会交往障碍:与人无目光对视
c.刻板的行为方式:重复单一的活动,
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多动症)
a.注意缺陷:注意力不集中
b.冲动
c.活动过多
d.学校困难:注意力难以集中且难以坚持
3.抽动障碍
a.短暂性抽动障碍
b.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
c.图雷特综合症
4.分离焦虑
a.生活环境
b.家庭教育
c.幼儿性格
5.精神发育迟缓
a.遗传因素
b.围生期因素
c.社会心理因素
幼儿期行为问题(7)
咬指甲、过度依赖、退缩行为、交叉擦腿综合症、精神性尿频、口吃、选择性缄默症
幼儿集体及其特征
1.幼儿集体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
2.~人际关系
3.~班级文化
4.~心理调节功能
幼儿集体的形成
形成期-巩固期-成熟期
🌟幼儿集体的建设方法
1.以爱为前提,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安全感的环境
2.建立开放民族的班风,制定师幼共同遵守的班级常规,培养幼儿 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学会管理自己
3.让幼儿享有平等的权利,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4.密切联系家长,促进家园合作
家长
班级家长工作计划的 指导思想和依据
1.指导思想是《刚要》
2.幼儿园家长工作计划是依据
面向家长集体的工作方法🌟
1.家长会
2.家长开放日
3.家长委员会
a.代表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活动
b.帮助家长了解班级工作计划 和要求以协助幼儿园工作
c.及时反映家长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d.针对班级活动存在的问题广泛征求家长 意见,达到群策群力解决问题的目的
e.动员和组织家长力量参与班级环境创设
f.活动筹划,经费支出
g.辅助老师开展教学
4.家园联系栏
5.家长“老师”
a.利用自己的特长辅助幼儿园进行特定的教学活动
b.从事不同行业的家长深入到班 级活动中来促进活动的深入发展
6.亲子活动
7.家长QQ群、微信群
8.园报或园刊
9.幼儿园网站
面向个别家长的工作方法
1.家庭访问(家访)
2.接送时交流和预约谈话
3.家园联系手册
4.家庭教育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