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4年一建机电实务3.5节:电梯工程
2024年一建机电实务,根据小超人课件制作。(购买后,后续更新免费提供),包含1.电梯的分部分项工程与安装验收规定、2.电梯设备安装技术、3.自动扶梯安装技术等相关知识点。
编辑于2024-08-01 19:33:343.5电梯工程
1. 电梯的分部分项工程与安装验收规定
1.1. 电梯的分部分项工程
1.2. 电梯分类和组成
1) 电梯分类
(1)按电梯用途分类
可分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客货电梯、病床电梯、住宅电梯、消防电梯、观光电梯和施工电梯等。
(2)按机械驱动方式分类
可分为曳引式电梯、強制式电梯、液压电梯和齿轮齿条电梯。
(3)按运行速度分类
可分为低速电梯(v≤1.0m/s)、中速电梯(1.0m/s<v≤2.5m/s)、高速电梯(2.5m/s<v≤6.0m/s)和超高速 电梯(v>6.0m/s)。
(4)按控制方式分类
可分为按钮控制、信号控制、并联控制、集选控制和智能控制等。 题目训练:
2) 电梯的组成
(1)曳引式电梯组成
① 从系统功能分:由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系统、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 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 安全保护系统等组成。(口诀:平安夜,想去捣空门)
② 从空间占位分: 由机房、井道、轿厢、层站四大部分组成。
(2)液压电梯组成
由泵站系统、液压系统、导向系统、轿厢系统、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等组成。
(3)齿轮齿条电梯组成
由轿厢、驱动机构、标准节、附墙、底盘、围栏、 电气系统等组成。
1.3. 自动扶梯的分类和组成
1) 自动扶梯分类
一般按机械驱动方式分类:
(1)链条式:指驱动梯级的元件为链条的自动扶梯。 目前大多数自动扶梯均采用链条驱动式结构。
(2)齿条式:指驱动梯级的元件为齿条的自动扶梯。
2) 自动扶梯的组成
自动扶梯主要部件有梯级、牵引链条及链轮、导轨系统、主传动系统(包括电动机、减速装置、制动器及 中间传动环节等)、驱动主轴、张紧装置、扶手系统、上下盖板、梳齿板、扶梯骨架、安全装置和电气系 统等。
1.4. 电梯安装资料
1) 电梯制造厂提供的资料(建议抽几条背背)
下述文件如为复印件则必须经电梯整机制造单位加盖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对于进口电梯,则应当加盖国 内代理商的公章。
(1)制造许可证明文件。
(2) 电梯整机型式检验合格证书或报告书。
(3)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4) 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驱动主 机、控制柜等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部件的型式检验合格证,以及限速器和渐进安全钳的调试证书。
(5)机房或井道布置图。
(6)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及井道布置图。
(7)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
2)安装单位提供的资料(建议背背)
(1)安装许可证和安装告知书。
(2)审批手续齐全的施工方案。
(3)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持有的特种设备作业证。
1.5. 电梯准用程序
(1) 电梯安装单位自检试运行结束后, 由制造单位负责进行校验和调试。
(2) 电梯检验和调试符合要求后,并经监督检验合格,可以交付使用。
(3)获得准用许可后,按规定办理交工验收手续。
2. 电梯设备安装技术
2.1. 电梯及自动扶梯安装程序(自行了解)
2.2. 曳引式电梯安装
1)土建交接验收
(2)轿厢缓冲器支座下的底坑地面应能承受满载轿厢静载 4 倍的作用力。
(3)厅门预留孔必须设有高度不小于 1200mm 的安全保护围封(安全防护门),采用左右开启方式,不 能上下开启,应有足够的强度,保护围封下部应有高度不小于 100mm 的踢脚板,机房通向井道的预留孔 设置临时盖板。
(4)电梯主电源开关应能切断电梯正常使用情况下的最大电流;对有机房电梯, 开关应能从机房入口处 方便接近。对无机房电梯,该开关应设置在井道外方便接近的地方。机房电源中性线和接地线应分开,接 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4 Ω。
(5)机房内应设有固定电气照明,在机房入口处应设有一个照明电源控制开关。 电梯井道内应设置永久 性电气照明,井道照明电压宜采用 36V 安全电压,井道内照度不得小于 50lx , 井道最高点和最低点 0.5m 内应各装一盏灯,中间灯间距不超过 7m ,并分别在机房和底坑设置控制开关。
2) 电梯设备进场验收
(2)检查设备随机文件,随机文件包括土建布置图,产品出厂合格证,门锁装置、 限速器、安全钳及缓 冲器等保证电梯安全部件的型式检验证书复印件,设备装箱单,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动力电路和安全 电路的电气原理图。(案)(口诀:一单一证一书二图,复印件)
3)驱动主机安装
(1)驱动主机承重梁应采用钢板制作,钢板厚度不应小于 20mm,承重梁埋入建筑结构承重墙内的长度宜 超过墙中心 20mm ,且不应小于 75mm。
(2)驱动主机吊装时,不应磕碰主机外壳,避免造成内部及外观损坏。主机安装完毕后,所有旋转部件 外侧均应涂成黄色,并标明电梯运行方向的箭头及文字说明。
(3)驱动主机制动器动作应灵活,间隙调整符合设计要求,手动释放制动器的操作部件应涂成红色。
(4) 电梯空载或满载时,曳引轮安装后的垂直度应在 2mm 以内。
4)导轨安装
(2)导轨支架安装,每根导轨不应少于 2 个支架,支架间距不宜大于 2.5m 。支架在井道壁上的安装应牢 固。在混凝土结构上可采用锚栓(如膨胀螺栓等)固定,导轨下端应安装在井道地面的导轨座上。
(3)导轨采用压导板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与导轨背面之间的垫片厚度不宜超过 3mm , 垫片不宜超过 3 片,当导轨支架与导轨背面之间的垫片厚度大于 3mm 、小于 7mm 时,垫片之间要点焊,若超过 7mm 时, 应先用与导轨宽度相同的钢板垫入,再用垫片进行调整,调整完毕后逐个拧紧压导板和导轨连接板螺栓。
5)轿厢及对重(平衡重)系统安装
(1)当轿顶外侧边缘至井道壁水平方向的自由检查距离大于 0.3m 时,轿顶应装设防护栏及警示性标识。 当在距轿底 1.1m 以下使用玻璃轿壁时,必须在距轿底面 0.9~1m 的高度安装扶手,且扶手必须独立地固 定,不得与玻璃相关。
(3)钢丝绳严禁有死弯。
(4)随行电缆严禁有打结和波浪扭曲现象,随行电缆在运行中应避免与井道内其他部件碰撞。当轿厢完 全压在缓冲器上时,随行电缆不得与底坑地面接触。
6)安全部件安装
(1)限速器安装:限速器外观清洁无油污,动作速度整定封记完好,且无拆动痕迹。
(2)安全钳安装:安全钳的整定封记应完好,且无拆动痕迹。
(3)缓冲器安装
② 轿厢、对重的缓冲器撞板中心与缓冲器中心的偏差不应大于 20mm。
④ 缓冲器动作试验时,其柱体从完全压缩到完全复位,时间不能大于 120s ,缓冲器在未恢复到正常位置 前, 电气开关不能复位,电梯不能启动。
7) 门系统安装
(1)层门应无变形,门滑轮转动灵活。层门地坎要高出最终装饰地平面 2~5mm 。 层门关闭后,层门下 端与地坎的间隙,乘客电梯不应大于 6mm ,载货电梯不应大于 8mm。
(2)层门与轿厢门地坎之间水平距离偏差为 0~+3mm ,最大距离不应超过 35mm。
(3)层门的强迫关门装置必须动作正常。例如:某电梯在门系统验收中,检查人员将层门打开到 1/3 行程、1/2 行程或全行程时,取消外力后,层 门均应自行关闭,且在门开关过程中,无异常情况发生,说明该层门强迫关门装置动作正常。
(4)开关门过程中不应有振动或撞击声响, 由动力操纵的水平滑动门,在关门 1/3 行程之后,阻止关门 的力严禁超过 150N。
8) 电气装置安装
(2) 电气设备、导管及线槽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当与保护线 (PE) 连接,接地支线应分别直接接至接 地干线上,不得互相连接后再接地。
(3)动力和电气安全装置的导体之间和导体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 0.5M Ω。
9) 电梯整机验收
(1)动力电路、控制电路、安全电路必须有与负载匹配的短路保护装置;动力电路必须有过载保护装置。 三相电源应有断相、错相保护功能,使电梯不发生危险故障。
(4)上、下极限开关必须是安全触点,在端站位置进行动作试验时必须动作正常。
(5)对瞬时式安全钳,轿厢应载有均匀分布的额定载重量;对渐进式安全钳,轿厢应载有均匀分布的 125% 额定载重量。
(6)层门与轿门试验时,每层层门必须能够用三角钥匙正常开启,当一个层门或轿门非正常打开时, 电 梯严禁启动或继续运行。
(7)电梯曳引能力试验时,轿厢在行程上部范围空载上行及行程下部范围载有 125%额定载重量下行,分 别停层 3 次以上,轿厢必须可靠地制停(空载上行工况应平层) 。轿厢载有 125%额定载重量以正常运行 速度下行时,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电梯必须可靠制动。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且驱动主机按轿 厢上行方向连续运转时,空载轿厢严禁向上提升。(案)
(8) 电梯安装后应进行运行试验,轿厢分别在空载、额定载荷工况下,按电梯设计规定的每小时启动次 数和负载持续率各运行 1000 次(每天不少于 8h),电梯应运行平稳、制动可靠、连续运行无故障。(案)
2.3. 液压电梯安装
液压电梯与曳引式电梯安装的主要区别是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

(1)检查液压油缸出厂试验记录、合格证和技术文件应齐全,外观不应存在明显损坏,部件应活动灵活、 功能可靠。
(2)依据液压电梯井道布置图及导轨中心线确定液压缸架位置,缸筒进出油口处应朝向机房入口处。
(3)液压泵站及液压顶升机构安装牢固,油缸中心位移偏差应不大于 2mm ,缸体垂直度严禁大于 0.4‰; 油缸校正后,用油缸固定架及抱箍将油缸固定,并安装导靴及油杯。
(4)液压泵站上的溢流阀应设定在系统压力为满载压力的 140%~170%时动作;液压泵站应设有过载保护, 安全阀的调定压力不应超过额定工作载荷时压力的 120%。
(5)液压系统压力试验合格规定:轿厢停靠在最高层站,在液压顶升机构和截止阀之间施加 200%的满载 压力,持续 5min 后,液压系统应完好无损。采用多个液压油缸并行工作的直顶式液压电梯,运行时的轿 底倾斜度不应大于 5%。
3. 自动扶梯安装技术
1.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安装
1.1. 1)设备进场验收
(1)设备技术资料必须提供梯级、踏板的型式检验报告复印件,扶手带、胶带的断裂强度证明文件复印 件。
(2)随机文件应该有土建布置图,产品出厂合格证,装箱单,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 以及动力电路和 安全电路的电气原理图。(案)
1.2. 2)土建交接验收
(1)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土建单位、安装单位共同参与土建工程的验收,并办理交接手续。
(2)井道周围必须设有保证安全的栏杆或屏障,其高度严禁小于 1.2m。
2.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整机验收
2.1. (1)梯级、踏板、胶带的楞齿及梳齿板应完整、光滑;内盖板、外盖板、围裙板、 扶手支架、扶手导轨、 护壁板接缝应平整;接缝处的凸台不应大于 0.5mm。
2.2. (2) 自动扶梯梯级、 自动人行道踏板或胶带上方,垂直净高度不应小于 2.3m 。该净高度应延续到扶手转 向端端部。扶手带顶面距梯级前缘、踏板表面或胶带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应在 0.9~1.1m。
2.3. (3)在与楼板交叉处及各交叉设置的自动扶梯、 自动人行道之间,应在扶手带上方设置一个无锐利边缘 的垂直防护挡板,其高度不应小于 0.3m ,且至少延伸至扶手带下缘 25mm 处。
2.4. (5)墙壁或其他障碍物与扶手带外缘之间的水平距离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小于 80mm,与扶手带下缘的垂 直距离均不得小于 25mm。
3. 安全保护验收
3.1. (1)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无控制电压或电路接地故障及过载时必须自动停止运行。
3.2. (2)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发生下列情况时,必须通过安全触点或安全电路使开关断开并停止运行。
①控制装置在超速和运行方向非操纵逆转下动作。
②附加制动器动作。
③直接驱动梯级、踏板或胶带的部件(如链条或齿条)断裂或过分伸长。
④驱动装置与转向装置之间的距离(无意性)缩短。
⑤梯级、踏板下陷,或胶带进入梳齿板处有异物夹住,且产生损坏梯级、踏板或胶带支撑结构。
⑥无中间出口的连续安装的多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中的一台停止运行。
⑦扶手带入口保护装置动作。
4. 设备性能验收
4.1. (1)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的性能试验,在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下,梯级、踏板或胶带沿运行方向空 载时的速度与额定速度之间的允许偏差为±5%;扶手带的运行速度相对梯级、踏板或胶带的速度允许偏差 为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