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章邓小平理论 1978年后(翻天覆地)
大学毛概第五章邓小平理论(翻天覆地),关于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历史,对于新中国来讲也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新阶段历史。
大学毛概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919-1949,这段时光是开天辟地的革命历史,打开了我国历史上新纪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章思维导图,包括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邓小平理论 1978年后(翻天覆地)
形成
条件
时代背景
和平与发展
历史根据
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现实依据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过程
1.伟大转折
1978年12月
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新确立
2.主题形成
1982年
十二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轮廓的形成
1987年
十三大
系统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走向成熟
1992年
南方谈话
十四大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概念提出
1997年
十五大
正式提出
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写入党章
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基本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前提:毫不动摇的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主要内容
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初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精髓、活的灵魂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56三大改造完成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
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
1956-2035 从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阐述
内容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意义
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发现和重大突破
3.党的基本路线
提出——十三大
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奋斗目标
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途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本任务问题----兴国之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保证问题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坚持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领导力量(党)和依靠力量(人民)
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根本立足点
出发点、落脚点---人民
十七大----把“和谐" 与 " 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基本路线
十九大----”美丽“纳入基本路线 ”现代化国家“提升为”现代化强国“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发展要抓住机遇
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三步走“战略
1987年4月第一次提出-----同年10月确定
第一步----温饱问题
第二步----小康水平
第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台阶式”发展的思想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6.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9.一国两制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