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章 保险的产生和发展
这是一篇关于第五章 保险的产生和发展的思维导图,想了解保险的产生与发展的朋友们千万不能错过的一张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第四章 保险的职能和作用的思维导图,想要对保险类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本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云报税(个税)
收入
保险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保险思想和保险雏形
思想:夏代“积谷防饥”
保险雏形
“委积”制度——储备粮草(周)
仓储制度
“常平仓”——调节谷价(汉)
“义仓”——民间相互保险雏形(隋)
“社仓”——社会保险性质(宋)
民间相互保障组织
镖局、长生会、长寿会、老人会
现代保险
现代保险业的产生
海上保险先于陆上保险
财产险先于人身险
随着各种保险的产生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保险制度
核心要点
经济保障是保险的本质特征
经济保障的基础是数理预测和合同关系
经济保障的费用来自于由投保人所缴纳的保险费形成的保险基金
经济保障的结果是风险的转移和损失的共同分担
保险由经济保障的作用衍生出金融中介的功能
海上保险
萌芽——共同海损:“以人为众,众人为一”
雏形——船舶抵押借款
发源地——意大利
1774年,劳合社成立;1906年,英国国会通过了《海上保险法》
火灾险
是财产险的前身,起源于德国
“现代保险之父”尼古拉斯·巴蓬医生根据风险大小进行差别收费
1714年,英国联合火灾保险采用的分类计算费率法已完全成熟
人身险
1693年,埃德蒙·哈雷编制了生命表
保险产生的基础
自然基础
风险的客观存在。没有风险,就没有保险
物质基础
剩余产品的生产和增多
经济基础
保险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
货币后备是保险经济机构建立保险基金的一般价值形态
数理基础
大数法则
思想基础
人们保险意识的强弱
世界保险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世界保险业的统计指标
保费收入
指投保人转嫁风险而支付给保险人的费用总和
保费密度
一国平均每年人均保费数
=总保费÷人口总数
反映了保险的普及程度
保险深度
一国一定年份直接保费收入与GDP,有时是GNP之比
=总保费÷GDP
反映了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世界保险发展的现状
保费收入现状
发达国家保费收入高,但发展中国家保费收入增长快
西欧和北美是两个最大的保险市场
印度和中国是最大的两个新兴保险市场
保险密度
保险密度最大的是瑞士、美国和日本
新兴亚洲保险市场的保险密度都很低
发达国家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险种现状
新风险为新险种的产生提供契机,如:投资型险种、巨灾保险的出现
巨灾风险增加,巨灾保险需求旺盛
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高、知识面广
世界保险发展的趋势
世界保险市场全球化和金融服务一体化
保险规模大型化和保险机构的联合与兼并
保险业的风险控制和资金管理尤为重要
养老保险将成为保险业发展的亮点(特别是在中国)
中国保险业的现状和历史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我国保险业产生和发展(1805~1948)
第一个保险思想引入者:魏源
第一家保险公司:英“谏当保安行”
第一家民族保险公司:上海华商义和公司保险行
1921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入驻上海,引入“代理人制度”
第二阶段:新中国保险业的产生和停办(1949~1978)
第三阶段:我国保险业的恢复和发展(1979~2001)
第四阶段: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2002年至今)
未来发展趋势
运行机制市场化
经营方式集约化
政府监管法制化
行业发展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