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新闻传播史
中国新闻传播史1-7章思维导图 ,期末复习重点,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清末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民国初年的新闻传播事业,五四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编辑于2021-12-28 18:11:45中心主题
第一章 中国新闻传播史
最早带有文字的传播载体
甲骨
少量纪事,多祭祀和占卜
金石
金:铜器
金文:刻铸在铜器上的文字(周)
两汉
邮驿制度
文字传播的时代
早期
以竹和木制造的简和绢帛
西汉中后期
纸
三国魏晋时期
“消息”(先秦出现)一词广泛使用
布告:皇帝的诏书和各级政府制颁的行政法令,在固定地点悬挂和张贴
露布
军事方面,传播战争胜利✌(流动方式)
不加封检的,公开发布的文书。鼓励传播新闻
唐代:中国报纸开始出现 (带官方色彩,有地方一级军政单位派驻首都的进奏官向地方传发)
进奏院状
经由进奏官(自行采集 筛选信息)传发给各藩镇(读者)用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书面报告
皇帝起居 诏旨 官吏任免 臣僚章奏 其他军事政治方面
官文书向正式官报转化过程中的原始状态的报纸
孙樵《读开元早报》 最早有关唐代官报的文字记载
敦煌进奏院状
提供了唐代进奏院状的实物,是世界上仅存的年代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报纸
露布
宋
邸报: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放的正式官报(读者广 京朝官 地方各级行政官员 广大士大夫知识分子,定期发,封建官报)
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维护封建统治阶级
内容
皇帝诏旨 皇帝起居 官吏任免 臣僚章奏 军事情报 刑法
小报:非官方
盛行的原因
邸报的内容经定本制度审核后,信息含量少
邸报的读者范围只限于政府官员和一般士大夫知识分子
邸报时效性较低
内容
朝廷动态报道 官吏任免信息 皇帝的谕旨召令等事实性政治材料
特点
不定期,时效性,读者更广,被政府视为非法传播行为
清
提塘小报(小抄):抄传发行邸报,受当局注意和限制
why?
先于部文到达地方,泄露司法机密,影响对获罪官员的惩处
刊发严重不实消息
刊发未经六科发抄的章奏
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察世俗每月统记转》 宗教性中文报刊 境外
1815,马礼逊助手米怜创办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近代报刊,中文月刊,传教工具
绝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介绍《圣经》的文章,但也有一些宣传西方文化与近代科技知识的文字
本土化传播方法,将基督教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 适应中国人的阅读习惯,采用中国书本式,雕版印刷,形状就像一本中国线装书。
《蜜蜂华报》 外文报刊 澳门
1822,澳门立宪党首领巴波沙创办的葡文周报,境内第一份外文报刊。 影响主要是当时的澳门葡籍人士社区;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可说是没有影响力的
《香港钞报》 英文商业报纸
1841,第一份在香港出版的英文报刊
《北华捷报》 外文报刊
1850,上海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纸
言论反映英国在华商人的利益 被视作“英国官报”
《六合丛谈》 中文宗教性报纸
1857,上海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英国传教士主编,王韬曾参与编辑,综合性的新闻期刊
《万国公报》 同上↑
前身1868《中国教会新报》。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并担任主笔。1874改名《万国公报》,大量介绍西方政治模式和科技知识,减少宗教宣传。由基督教徒扩展到社会各界人士,在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中历史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
《申报》 中文商业性报纸
上海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创办
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
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电报(时效)
新闻图片
薄利多销
在华外报
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中西方文化交流
吸引中国人入教
西方政治,经济,社会制度
科学知识,先进技术
为中国民族报业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1874《循环日报》
早期维新派思想家王韬在香港主编。办报宗旨“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
开创政论文体
立场鲜明 短小精悍 深入浅出
《万国公报》
1895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不久后创办报刊《万国公报》,是我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
强学会成立后,《万国公报》转为该会机关报
1895 年12月16日,《万国公报》改名《中外纪闻》,继续在北京出版
1896 被迫停刊
1895-1898办报高潮
清政府“报禁”解除,国人吸收外人办报经验,知识分子崛起
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
特点:数量,种类多 地区广
第四章 清末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金山日新录》
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第一份以华人华侨为读者对象,最早在美国出现的华文报纸,又名《金山新闻》
《清议报》 资产阶级维新派
1898,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改良派)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报刊,旬刊。 改名《新民丛报》,按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的模式创办,鼓吹保皇和君主立宪
《中国日报》 资产阶级革命派
1900,兴中会在香港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孙中山指派战友陈少白主持。
宣传内容:揭露清政府腐败无能,反清革命;宣传天赋人权,自由,民主等资产阶级思想,赞美共和制度;和保皇派报刊论战。
《民报》
大型时事性政论月刊
宣传三民主义(民族(排满) 民权(建立共和政体) 民生(土地国有))
《大清报律》
1908,中国最早的新闻出版法。
特点:资本主义的形式,封建主义的内容;无法取信于民;无权制裁在华外报。
梁启超
维新派新闻思想中最具典型性,是维新派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新闻传播事业
新闻事业大发展
民国“暂行报律”事件的影响
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针对《大清报律》废止后, 报刊出版无章可循的状况, 由内务部参事草拟了一个简单的条例《中华民国暂行报律》
同新闻界约法三章
一是报刊出版须登记注册,否则不准发行
二是流言煽惑,关于共和国体有破坏弊害者,停止其出版,发行人和编辑人并坐惩罚
三是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经被污毁人提出诉讼,应得处罚
该条例遭到了上海新闻界的一致反对。 对此,孙中山接受了新闻界的反对意见,下令取消了该报律, 此举加深了人们对言论出版自由的认同。
旧的禁令的废除。 新的自由新闻法律体系在中国的建立 革命党对新闻自由的保护与推动
黄远生
邵飘萍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新青年》
1915 上海创刊
李大钊
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
1918
是中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
宗旨
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
会长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
副会长 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徐宝璜
研究成果,汇集为《新闻学》、《实际应用新闻学》,是中国报人自己编写出版的一批新闻学著作
出版的《新闻周刊》为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徐宝璜任编辑主任; 其创设为中国新闻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人才,促进了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史
《向导》
1922 上海创刊,是中共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
宣传党的二大民主革命纲领
《先驱》
在首批团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唯一由地方团刊转为中央团刊
团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