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第一二章知识总结,包括它的课程目的、课程属性、马恩文论、文学的社会地位与作用、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等内容。
包含了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被称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旗手”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
文学概论
绪论
课程目的
观察
留心周围事物
观察周围事物
养成习惯
内容
单一→复合→整体
表达
写得来→写清楚→写生动
培养小学生能力:想象力和观察力
课程属性
学科属性
1.自然科学:数理化等
2.社会科学:哲经政等
3.人文科学
宗教学
伦理学
历史学
美学
文艺学
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文学史
研究对象
(1)狭义的文学,“审美的文学观”
(2)经过艺术想象、塑造艺术形象以表现人性情感的语言艺术
理论功能
(1)引导创作
(2)指导欣赏
(3)规范批评
马恩文论
1.唯物史观
2.文学地位
(1)文艺与经济社会
进步作品推动社会发展,则,反之
(2)文艺与社会心理
社会现实刺激社会心理创作文学作品
(3)文艺与经济生产
3.掌握世界
(1)理论掌握
(2)宗教掌握
(3)实践掌握
(4)艺术掌握
借助想象力
借助典型形象
借助文学语言
4.人文思想)
(1)人是现实的人
(2)人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
(3)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4)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5.美的规律
(1)美的本质
(2)何谓美学
精神世界:知情意
(3)美的规律
观点:莱辛,歌德,雨果,别林斯基
(4)美的标准
本质论
基本内容
文学的社会地位与作用
文学是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以文学艺术的社会效应作为核心或主题
强调文学艺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认识
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
由社会意识诸种形式构成的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部分,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
1.作家与自然
作家是自然的奴隶
写实
写景
抒情
幻想
寓意
作家是自然的主宰
加工和改造社会生活
(1)依旨加工
(2)按律改造
融入作家的主体意识
2.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的要素
生活的真实性
感受的真实性
情感的真实性
艺术真实的特点
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现实与理想的统一
个别和一般的统一
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
生活真实是基础
艺术真实是升华
文学是审美的艺术
文学审美特征
创作目的
(1)文学的功利和无功利
无功利
创作无功利
欣赏无功利
功利
功利性在于“寓教于乐”
表现方式
(2)文学的形象和理性
形象性
间接性
想象形象
视觉形象
听觉形象
具象性
整体性
思理性
创作和欣赏、渗透着理性的抽象思维
艺术作品的感性形象,蕴含着思理意味
主观态度
(3文学的情感和认识
审美情感
特点
精神性
反思性
典型性
审美认识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1.艺术分类
2.文学对语言的依赖
3.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性
日常情感
功利性
瞬间性
个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