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心理学—技能的形成
技能与习惯的区别,技能的性质与特征,分类的概念。教育心理学——技能的形成,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通过学习后练习,形成的不是本能行为。
新课程改革重点知识梳理,包括新课程改革概述、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两部分内容,需要的可以看下。
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教育教学技能知识梳理,包括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语言表达技能三部分内容,需要的可以看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技能的形成
技能
含义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基本特点
通过学习或练习形成的,不是本能行为
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是认知经验
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技能与习惯
习惯
是 个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形成某种动作需要或特殊倾向
区别
技能越来越向一定的标准动作的提高,习惯则越来越保持原来的动作组织情况。习惯是保守的,技能不断趋向标准
技能有高低之分,无好坏之分。习惯根据社会和个人意义有好坏之分
技能和一定的情境与任务相联系,习惯只和情境联系
技能是主动的,需要时就出现,习惯是被动的
技能与一定的客观标准做对照,与习惯对照的只是上一次的动作。(技能形成中出了自己的动觉反馈,还需要别的反馈如外部感觉)
分类
按技能的性质和特征
操作技能/动作技能/运动技能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操作活动方式
特点
客观性
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
外显性
动作的执行是通过肌体运动实现的
展开性
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有展开性
按动作精细程度
细微型操作技能
粗放型操作技能
按动作连贯与否
连续型操作技能
断续型操作技能
按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
闭合型操作技能
技能大多数情况是可以预测的,如刷牙,打保龄球
开放型操作技能
主要依赖周围环境提供的信息,个体需要正确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
执行过程环境一直变化,具有不可预测性
按操作对象不同
徒手型操作技能
器械型操作技能
操作技能的形成
操作定向
操作者的认知阶段,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程序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印象的过程
操作模仿
学习者通过观察,实际再现特定的示范动作或行为模式
动作特点
动作品质
动作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动作结构
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
动作控制
主要靠视觉控制
动作效能
比标准速度要慢
操作整合
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灵活性
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准,相互干扰少,多余动作减少
视觉控制逐渐让位动觉控制
疲劳感,紧张感降低
操作熟练
操作技能的高级阶段 ,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
高度的稳定性 ,精确性,灵活性
干扰消失 ,衔接连续流畅 ,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
动觉控制增加 ,视觉注意范围扩大
轻快感
操作技能的培养
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必要而适当的联系
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途径
注意克服练习中的高原现象
练习曲线
开始进步快
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停顿期,即高原期
后期进步较慢
总体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
适当的过度学习,150%
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练习的进步是先快后慢的 ,到中期出现暂时停顿现象,即练习成绩保持一定水平不再上升甚至呈现下降的趋势
练习遵循原则
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正确掌握练习的次数,时间 ,保证练习的质量
注意练习方式的多样化,集中和分散练习结合 ,合理应用整体练习与分散练习
充分 而有效的反馈
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动觉是运动知识获得的前提,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心理基础
心智技能/智力技能/认知技能
一种借助于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对象具有观念性
执行具有内潜性
结构具有简缩性
心智技能理论
加里培林五阶段
最早进行心智技能系统化研究
活动定向阶段/准备阶段
物质活动/物质化阶段
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安德森三阶段
认知
联结
自动化
我国心智技能的形成理论
原型定向
使主体掌握程序性知识的阶段
教学建议
使学生了解活动结构
使学生了解各规定的必要性
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师正确示范 ,讲解确切,指令明确
原型操作
智力技能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践
原型内化
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在的简缩形式的过程 。心智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
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内部言语阶段
心智技能的培养
分阶段进行 ,依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