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这里是一份关于新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知识思维导图,是高一学生们后半学期历史复习必备,大家快学习起来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初期
发展的前提条件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时间:1949年3月
2.内容:
恢复和发展生产
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1.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1948年4月 揭开了筹建新中国的序幕
2.胜利时间:1949年4月 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1949年9月
2.地点:北平
3.参与者: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代表
4.内容:
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 内容
①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2>意义
① 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② 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兴国家的架构
③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
3.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4.采用公元纪年
5.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
6.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7.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时间:1954年 (1953年选举产生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地点:北京
3.内容:
1>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 地位: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 意义: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1-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 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员会会长
3> 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背景
1.国情的需要
2.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建立时间
1.确立时间:
① 1949年 《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② 1954年宪法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③ 1984年 《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2.五个自治区的确立时间
① 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
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
③ 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
④ 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
⑤ 西藏自治区:1965年
3.意义
1.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2.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3.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曲折
中共八大
1.时间:1956年
3.内容
1.分析了当时国内的形式和主要矛盾
2.提出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背景:
① 中共八大之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②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发生时间:1958-1961年
① 1958年 全国掀起了“大跃进”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 1959-1961年 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3.应对:1961年 提出并实施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4.结果:1965年 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文化大革命
1.发生时间:1966-1976年
2.原因:
1.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
2.左倾错误的发展
3.被江青等反革命集团利用
4.受苏联的影响 (不重要)
3.表现:
1. 刘少奇冤案
2.两会暂停
3.社会秩序被破坏
4.启示: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3.反对个人崇拜
5.备注:由于该内容的特殊性,考试只考启示
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78年
1.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2.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3.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4.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5.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4.结果:
1.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
2.全面加强立法工作
① 1982年 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 2020年 ***修宪
③ 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5.意义:
1.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3.开始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思想上全面拨乱反正,开始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发展
1982年
1.全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2011年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2014年 进入法治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