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化学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包括分子间作用力、分子分类、晶体的特点、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等内容。
本章思维导图是关于数据模型的内容,欢迎大家参考。
这是一张关于独处时必看106部高分影片的思维导图,可以看看。
这是一张运营攻略思维导图,内容详尽实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知识梳理
分子间作用力
范德华力
氢键
分子分类
非极性分子
正负电中心重合。如CO2 O=C=O
极性分子
正负电中心不重合。如H2O
晶体结构
分子晶体含共价键或不含化学键
晶体类型
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金属晶体
晶体的特点
具有规则几何外形
各向异性
熔点固定
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晶体
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非晶体
原子排列相对无序
典型晶体结构
干冰
1.面心立方结构
2.8个CO2分子占据立方体的顶点
3.6个面的中心各占据I个CO2子
4.每个CO周围离该分子最近且距离相等的CO2分子有12个
金刚石
1.每个C与4个C形成正四面体结构,空间发展为立体网状结构
2.C原子数与C-C之比为1:2
3.最小C环为六元环,每个C原子为12个六元环共用,每个六元环相当于1/2个C原子
4.以Si原子代替C原子,即为晶体硅的结构
SiO2
1.在晶体硅结构中每个Si-Si键中插入l个O原子
2.1 mol SiO2晶体中有4 mol Si-O键
3.在SiO2品体中,最小环为6个Si和6个O组成的12元环,每个12元环拥有Si原子数6×1/12=1/2个,氧原子数为6×1/6=1个
金属晶体的四种堆积模型
非密置层
简单立方(P。):配位数6
体心立方(Na、K、Fe):配位数8
密置层
立方最密堆积(Mg、Zn、Ti):配位数12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Cu、Ag、Au):配位数12
NaCI型
Na+配位数6,CI-配位数6,各自配体均构成正八面体
每个晶胞实际占有
Na+:1+12×1/4=4个
CI-: 6×1+8×1/4=4个
CsCI型
Cs+、CI-配位数均为8,配体构成正六面体
每个Cs+最近Cs+6个(上、下、左、右、前后)构成正八面体
每个晶胞实际占有Cs*:8×1/8=1个;CI-:1个
学法指导
分子极性
种类
含极性键的分子,键的极性不能抵消
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或含极性键,键的极性可抵消
判断
分子结构是否对称(或电荷分布是否均匀)
常见分子构型
正四面体形
P4、CH4、CCL4
三角锥形
NH3、NCl3
平面三角形
BF3、SO3
V形
H2O、SO2
直线形
H2、O2、HCI、NO、乙烯气体等
分子构型判断方法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
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的判断方法
①求算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n值
②n=2,sp杂化 n=3,sp2杂化 n=4,sp3杂化
晶体结构的相关计算
晶体结构式的确定方法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求算
总结升华
学习误区
晶胞中粒子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
顶点:1/8
棱边:1/4
面心:1/2
体心:1
每个Na+被6个Cl-包围着,同时每个C1-也被个6Na+所包围
每个正离子被8个负离子包围着,同时每个负离子也被8个正离子所包围
知识提升
晶体熔、沸点高低比较规律
异类晶体
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而金属晶体熔沸点差异较大
同类晶体
分子晶体:先看氢键,再看相对分子质量。规律:氢键>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又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离子晶体:阴、阳离子核间距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即晶格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原子晶体:共价键键长越短,键越稳定,熔沸点越高
金属晶体:金属原子半径越小,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