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展示活动的受众
展览展示活动受众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受众的构成、受众的心理特征、展示内容与信息传达。
这是一篇关于展示设计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的思维导图,主要分为展示设计的特点和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势两部分。
这是一篇关于展示及展示设计的概念的思维导图,包括:—、根念的认同;二、特征的分析;三、范围的认定;四、展示设计风格。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周工作总结与下周工作计划
内衣测评
端午节
怎么美白?
财富规划思维导图
家庭战略转移思考
篮球大纲
预警类型
《断舍离》读书笔记
2019年年中总结(闵利利)
展示活动的受众
受众是展示活动的目标人群,是影响展示信息发布者进行决策的主要因素。 受众对展示活动的评价是衡量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因此,对受众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受众的构成
展示活动的服务面向整个社会,因而展示活动的受众是一个相当广泛且庞杂的群体,他们由不同年龄、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兴趣爱好者所构成。
依据年龄的差异
老年
中年
中老年受众的目的性较强,他们多为获取信息、陪同亲人等。
青年
青年受众的思维活跃,他们喜欢边听边看边思考,甚至能发表一些有建设性的评论。
儿童
儿童受众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通常喜欢用手触摸展品,但兴趣的持久性较差。
依据知识结构划分
专业受众
数量较少,参观时带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强烈的权威性。
普通受众
数量较多,参观多为求知、求新、欣赏和娱乐。
依据参观目的划分
学习型受众
多为大、中、小学生,他们将展示活动作为获取知识的第二课堂。
科研型受众
一般为产品开发而来,参观目的明确、态度认真,有时还会对现有的陈列提出更高要求。
购物型受众
针对目标展品而来,意向性明确。
观赏型受众
人数通常会占参观者的一半以上,具有一次性、随意性等特点。
其他
现实受众
是指正在展示场所参观或曾经来参观过的人
潜在受众
是指未到过展示场所,但对展品有一定意向,还需努力争取的人
目标受众
是指展示策划之初设定的参观者类型,是展示信息的发布者和展示活动的设计师希望到场参观的人。
受众的心理特征
展示活动的受众在参观的过程中,心理会逐渐发生变化,这变化包括对展品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受众对展品从注意到认知,从产生兴趣到信任,直至认同的过程,也是展示活动获得认可的过程。
1. 注意直观性与可信性的结合。
在人们的印象中,直观、具象的事物具有无可争辩的真实性,直观的展示比文字更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
2. 注意整体性与多样性的结合。
对受众而言,展示活动中的每一个展品都是直观的、多维的、可视的形象性刺激物。
展品让受众在获取该展品的空间性知识,如形体、大小、距离等的同时,也获取了时间性知识,如展品的运动和变化方式,甚至是历史沿革的知识。
每一次展览中数量众多、类型丰富、陈列有趣的展品,都对受众获知信息的层次性和系统性起到指导性作用。
3. 将受众的兴趣与情感结合。
兴趣是人们在接触和认知事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意识,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表现。
丰富的照片、新颖的表现形式和能与展品互动的机会都是引起受众注意,激发其兴趣的重要手段。
若展示效果与受众的心理预期接近,他们就会对设计产生认同感,进而影响他们接下来的行为。
展示内容与信息传达
展示内容是指展示信息的发布者希望受众接收的信息和需要展出的实物,信息可以通过展板、投影仪、视频等方式进行传达,实物则主要通过陈列方式进行展示。
展示内容成为展品的3个条件
展示内容是诸多展示元素的中心,一切展示手法及手段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展示内容的体现。
1. 可感性
即受众可以通过五官直接感受到展出的物品
2. 典型性
即有直接代表或体现展示方目的的物品
3. 公开性
即有能放在公开场合的物品
展示内容的不同决定了展示设计的手法和风格存在着巨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