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代史
详细概括中国近代从1840到1849,主要包括旧民族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大事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中国近代史
旧民族主义革命
侵略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1842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两半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1860
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火烧圆明园
加深了两半社会
甲午战争
1894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两半社会
八国联军
1900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两半社会
求民主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地主阶级和农名阶级的矛盾
天朝田亩制度
完全的平均 客观上没有稳定的环境保障实施
资政新篇 洪仁轩
最早提出中国资本主义的方案
1856年天京变乱 运动走向衰败
辛亥革命
1894-1911-1912
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
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
兴中会(1894)同盟会(1905)的相继建立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四川保路运动(导火线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历史意义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为民主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产党建立
1919 五四运动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1920 共产党成立
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共产国际的帮助
意义
中共一大
确立了党称,党的奋斗目标,中心工作
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红船精神
国民革命
1925-1927
一战后,帝国主义的掠夺
人民迫切希望打到军阀
中国掀起了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反帝爱国运动
中共三大-国共合作(党内)-革命统一战线
思想基础-新三民主义
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
1927-1937
南昌起义
1927.8.1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八七会议
1927.8.7
内容
纠右(陈独秀)
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毛泽东提出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给党指明了方向
党历史上一次转折性会议
秋收起义
1927.9
建立井冈山根据地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928.1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国民政府围剿根据地
过程
左倾错误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战略转移
长征
1934-1936
革命中心由南方到北方
革命任务由抗蒋到抗日
遵义会议
1935
纠正左倾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标志着中国从幼稚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