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经济主观题
囊括高考政治经济部分的主观题热点,整理了主观题相应的答题术语,提高复习效率,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2-02-09 22:45:53经济
价格变动的原因与稳定物价的措施
1.价格变动的原因 (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 小,商品价格越低。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 下降。 (3)货币供应量: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 的货币量,物价就会上涨;反之,物价就会下降。 (4)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 固有的弊端,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物价。 (5)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 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 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6)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商品 流通不畅,也会引起价格变动。 2.稳定物价的措施 (1)国家 ①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②合理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与流通中所需 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③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 市场炒作等行为。 ④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 需求和社会总供给。 ⑤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2)企业 ①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 生产成本。 ②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杜绝违规涨价行为。 (3)个人 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②与违规涨价行为作斗争。
扩大消费需求的原因与措施主题
1.扩大消费需求的原因 (1)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 需求的方针,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2)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满足人民 的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扩大消费需求能够促进 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拉动国民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 (4)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 2.扩大消费需求的措施 (1)国家 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产力,扩大就业,提 高居民收人。 ②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 ③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调节社会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 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发挥财政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 信心。 ⑤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⑥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 环境。 (2)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3)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人;树立 正确的消费观。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1)地位、作用:民营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 大就业、增加税收、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重要基础。 (2)国家态度 ①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 ②国家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 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依 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③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政企沟通机制,激发企业 家精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升级。 ④努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坚决破除民营企业发展障碍, 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⑤减税降费,切实为民营企业减轻负担;把准民营企业的 痛点难点,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3)民营企业自身:根据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要求和市场需 求变化,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经营与发展战略;利用好国 家的支持政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 知名度;合规、合法、诚信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措施
(1)生产经营角度 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②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 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④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⑤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 益的统一。 ⑥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 形成规模优势,增强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⑦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加 快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优化。 (2)市场角度 ①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提高企业市场 占有率。 ②自觉遵循价值规律,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人。 ③遵守市场规则、公平竞争,依法生产和经营。 ④研究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者需求变化,更好地满足消费 者需求。 ⑤根据汇率变动情况,积极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规避汇 率风险。 (3)劳动者角度:正确处理企业与劳动者的关系,提高劳 动者的收入,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 质,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 性与创造性。 (4)国家政策角度:要利用好国家宏观调控的各种优惠政 策,赢得发展机遇。
发展实体经济和推动乡村振兴的措施
1.如何破解实体经济发展困境 (1)实体经济自身的市场定位要正确,要坚持科技创新, 向市场提供有效供给。 (2)国家可以改革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优化资源配 置和投资、投产条件。 (3)国家可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营造有热度的销售环 境,并为实体经济减轻税负。 2.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1)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提高农业发展的 质量和效益,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2)积极发展农村企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 (3)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的潜 能,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4)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发挥政府 作用相结合,推动生产要素向农村集聚,解决乡村振兴面 临的资金、技术等要素紧缺难题。
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发挥
1.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是如何发挥的 (1)通过价格涨落,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价格上涨,获利 增多,生产规模扩大;价格下降,获利减少,生产规模 缩小。 (2)供求机制:市场上商品供给量增加,会导致价格下降, 从而引导生产规模缩小;供给量减小,从而导致价格上 涨,供给量增加。 (3)竞争机制:面对市场竞争,促使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和 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资 源的配置效率。 2.如何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1)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货币 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为主要手段,投资、消费、产业、区域 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 (2)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尊重市场的决定性 作用。 (3)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打击市 场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4)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的现代市场体系。 (5)完善市场法律法规,市场道德规范和市场交易规则,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竞争制度、市场退出机制。
减税降费的经济意义与传导路径
1.大规模减税降费的经济意义 (1)大规模减税降费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应对经济 下行压力,促进经济发展。 (2)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经济结构,转变 发展方式,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3)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企业营利能力,提高企 业经济效益。 (4)有利于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自 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以及科技创新和高质 量发展。 (5)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增加居民实际收 入,提高消费水平,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实现共享 发展。
2.减税降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 (1)减税降费,企业负担减轻,生产规模扩大,增加投资需 求和有效供给;降价空间加大,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生产 (2)减税降费,企业科研投入增加,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 发展。 争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升。 (3)减税降费,有利于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 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市场经济活力。 (4)减税降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健全现代化市场经济 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