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细胞学说: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但他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整体生命起作用。
编辑于2022-02-13 20:04:36必修一
元素/化合物
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Fe Mn Zn Cu B Mo\
基本元素:C H O N
化合物:水、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
检验
糖:斐林试剂
脂肪:苏丹3 (酒精洗去浮色) 苏安4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
水
自由水
溶剂
比例越大代谢越旺盛
结合水
比例越大抵抗不良环境能力越强
无机盐
Mg
构成叶绿素
Fe
构成血红素
P
细胞膜、细胞核成分
Na
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
Ca
缺少会抽搐
糖类
单糖
葡萄糖
果糖
半乳糖
核糖
脱氧核糖
二糖——二分子单糖脱水缩合
蔗糖
葡萄糖+果糖
麦芽糖
2葡萄糖
乳糖
葡萄糖+半乳糖
多糖
淀粉
糖原
肌糖原
肝糖原
纤维素
几丁质(壳多糖)
脂质
脂肪----C、H、O
储能、保温、缓冲、减压
磷脂----C、H、O、P(N)
细胞膜、细胞器膜重要成分
固醇----C、H、O
胆固醇
动物细胞膜重要成分
血液中脂质运输
性激素
人和动物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
维生素D
促进钙和磷吸收
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功能
细胞结构
催化
运输
信息传递
防御
基本组成单位
氨基酸(21种)
多样性
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排列书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结构
氨基酸
二肽
多肽
更复杂的空间结构
核酸
类别
脱氧核糖核酸DNA
分布
主要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
组成
基本单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
含氮碱基
A腺嘌呤
T胸腺嘧啶
C 胞嘧啶
G鸟嘌呤
五碳糖
磷酸
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反向平行
核糖核酸RNA
分布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组成
基本单位
核糖核苷酸
含氮碱基
A腺嘌呤
U尿嘧啶
C胞嘧啶
G鸟嘌呤
五碳糖
磷酸
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
功能
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生物大分子
以碳链为骨架
以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多糖、蛋白质、核酸(脂肪不算)
细胞结构、
细胞学说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但他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整体生命起作用
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意义: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细胞膜
功能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选择透过性
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
激素调节
细胞直接接触
胞间连丝
子主题
结构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对物质运输、生长、分裂、运动非常重要
流动镶嵌模型
磷脂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磷脂分子是基本支架,蛋白质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糖被
糖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的糖脂
细胞表面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保护、润滑
细胞器
细胞质
细胞质基质
细胞骨架
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相关
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
线粒体
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溶酶体
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高尔基体
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内质网
蛋白质等大分子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光面内质网:脂质
粗面内质网:蛋白质
叶绿体
进行光合作用
液泡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保持坚挺
细胞壁
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全透性
细胞核
伞藻嫁接试验以验证细胞核功能
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结构
核膜
双层膜
核仁
与mRNA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染色质
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核孔
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细胞
生命系统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菌
支原体(无细胞壁)
蓝细菌
真核细胞
真核动物
物质运输
被动运输
渗透作用
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红细胞涨破实验
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不需消耗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分类
自由扩散
物质通过简单地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
甘油、乙醇、苯、氧、二氧化碳
协助扩散
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
葡萄糖、氨基酸
转运蛋白
载体蛋白
通道蛋白
主动运输
例: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胞吞胞吐
大分子运输
细胞生命过程
酶
过氧化氢酶的不同条件的分解作用实验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化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
特性
高效性
专一性
影响酶活性的实验
酶的作用条件更温和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使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酶是活细胞产生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为蛋白质,小部分为RNA
ATP
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ATP与ADP可互相转化
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细胞内流通的能量货币
细胞呼吸
实质
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
有氧呼吸
主要场所-线粒体
嵴
第一阶段
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和[H]
第二阶段
在线粒体基质内进行,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
第三阶段
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H]与氧气结合为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无氧呼吸
第一阶段
与有氧呼吸相同
第二阶段
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转化为乳酸
大部分能量存留在有机物中
光合作用
光合色素
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无水乙醇
提取色素
碳酸钙
保护色素
二氧化硅
研磨充分
层析液
溶解色素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叶绿体
结构
基质
类囊体——基粒
内膜
外膜
光合作用的场所
原理
光反应
氧元素来自水
必须有光才能进行
光能一将水分解为氧和NADPH,二是提供能量合成ATP
暗反应
卡尔文循环
C3接受ATP和NADPH形成C5和(CH2O)
细胞增殖
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
有丝分裂
植物
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分裂间期
完成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分裂期
前期
出现姐妹染色单体,核仁解体,核膜消失,形成纺锤体
中期
染色体位于赤道板上,便于计数
后期
姐妹染色体分开,移向两极
末期
核膜核仁出现,出现细胞板
动物
不同
有一对中心粒构成的中心体,在间期倍增,发出星射线
末期不形成细胞板,细胞膜向内缢裂
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细胞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无丝分裂
二分裂
观察根尖细胞分裂的实验
细胞分化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值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是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细胞全能型
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衰老
特征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多种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色素积累,妨碍物质交流和传递
原因
自由基学说
端粒学说
死亡
凋亡
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坏死
吸收蓝紫光
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原生质层
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伸缩性好
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的复原试验
生物膜系统
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共同构成
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作用
广阔的膜面积为各种酶提供附着位点
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能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