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上物理思维导图
北师大版八上物理思维导图,物态变化:气态:无形状,无体积(充满整个空间),分子排列散,能量高;无形状(流动性),有一定体积,分子排列松,能量中。
编辑于2022-02-15 15:43:10八上物理
物态变化
物质的基本状态
气态
无形状,无体积(充满整个空间),分子排列散,能量高
液态
无形状(流动性),有一定体积,分子排列松,能量中
固态
有形状,有体积,分子排列紧密而整齐,能量低
温度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
单位
国际制
开尔文(开→k)
常用
摄氏度(℃)
一个标准大气压
冰水混合:0°C(冰点)
沸水:100°C(沸点)
华氏度(℉)
一个标准大气压
冰水混合:32°F
沸水:212°F
测量工具
温度计
原理
热胀冷缩
使用
两看清
量程
分度值
四要
全部浸入
待试数稳定
视线相平
离开底、壁
两不要
不离开被测物体
不能甩(除体温计)
熔化和凝固
熔化
由固态变为液态(吸热)
海波(晶体)融化
现象
固态→固液共存→液态
特点
有熔点
石蜡(非晶体)融化
现象
变软→变稀→变液体
特点
持续吸热,温度升高
凝固
由液态变为固态(放热)
熔点和凝固点
熔化和凝固时固定不变的温度
同种物质(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达到熔点和凝固点,持续吸热和放热,温度不变
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
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非晶体
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汽化与液化
汽化
由液态变为气态(吸热)
方式
蒸发
特点
液体表面+任何温度+缓慢变化
影响因素
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附近(上方)空气流速
沸腾
特点
液体内部和表面+一定温度+剧烈汽化
现象
大量气泡上升,由小变大,表面破裂,释放水蒸气
沸点
物质的一种特性
达到沸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不同物质的沸点不同
气压与沸点
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气压升高,沸点升高
液化
由气态变为液态(放热)
方式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升华和凝华
升华
由固态变为气态(吸热)
凝华
由气态变为固态(放热)
机械运动
定义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参照物)位置的变化
分类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且不变的运动
直线+速度不变
任何时刻 任何路段,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发生改变
变速直线运动
直线+速度改变
平均速度
粗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
总路程/总时间
曲线运动
参照物
被选定作参照的物体(假定不动物)
判断(相对于参照物)
有变化→运动
无变化→静止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长度
单位
国际制
米(m)
常用单位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单位换算
1km=1000m=1×10³m
1m=1×10⁻³km=10dm=1×10²cm
1dm=10cm=1×10²mm
1mm=1×10³μm
1μm=1×10³nm
方式
先判断单位大小
乘以进率
小→大:×10⁻ⁿ
大→小:×10ⁿ
测量
工具
刻度尺
会认
单位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会看
正视(与刻度尺垂直)
会放
零刻度值开始量,紧贴被测物
会读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值=准确值+估计值
测量数据=左边数值-右边数值
测量结果=数值+单位
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来源
测量工具
测量方法
测量人
减少误差的方法
更精确的刻度尺
改善测量方法
多次测量取平均数
误差≠错误
特殊测量方法
累积法
平移法
化曲为直法
滚轮法
时间
单位
基本单位
秒(s)
常用单位
小时(h)分钟(min)
物理量单位
t
换算
1h=60min
1min=60s
工具
机械秒表
读数=小盘分钟数+大盘秒数
比较运动的快慢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速度
表示
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
v=s/t
单位
国际制
米/秒→m/s(m·s⁻¹)
常用单位
千米/时→km/h
换算
1m/s=3.6km/h
标准计算过程
已知,求,解,答
测量平均速度
原理
v=s/t
工具
刻度尺,停表
质量与密度
质量(m)
定义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单位
国际制
千克(kg)
常用
吨(t)克(g)毫克(mg)微克(μg)
测量工具
托盘天平
使天平平衡
使用
水平桌面
(用镊子)游码归零
反方向调节平衡螺母
(用镊子)左物右码
特性
质量不随物体形状、位置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密度
表示疏密程度
定义
单位体积的质量
质量与体积之比
公式
ρ=m/v
单位
质量 体积 密度 g cm³ g/cm³(g·cm⁻³) kg m³ kg/m³(kg·m⁻³)
换算
1g/cm³=1×10³kg/m³
密度是一种特质,会随物态、气压、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光现象
光源
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自然光源
太阳,恒星 闪电
人造光源
电灯,蜡烛
光的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
c=3×10⁸m/s=3×10⁵km/s
光是一种电磁波
应用(光沿直线传播)
日食和月食
小孔成像
日晷
激光准直
射击瞄准
排队看齐
光的反射
定义
光射向物体表面时,有部分光被反射的现象
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分居)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光路可逆
分类
镜面反射
一束平行光射向平滑的平面,反射光也是平行的
漫反射
一束平行光射向粗糙的表面,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平面镜成像
实验方法
等效替代法
控制变量法
特点
像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大小
像距(v)与物距(u)相等
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成虚像
光的折射
定义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到另一种介质中,光线发生偏折
规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角与入射角分居法线两侧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空气中的“角”大
光路可逆
光的色散
红外线
应用:红外线夜视仪
紫外线
应用:验钞机
色光的三原色
红,黄,蓝
透镜及其运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u>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u<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
获得平行光,不成像
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眼睛和眼睛
眼睛
近视眼
矫正:凸透镜
远视眼
矫正:凹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放大镜
成虚像
照相机
投影仪
显微镜和望远镜
由目镜和物镜组成
透镜
凸透镜和凹透镜
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v固>v液>v气
回声是声音的反射
乐声
音色
声音的品质和特点
区分发声体
音调
声音的高低
频率高→音调高→尖细
频率低→音调低→低沉
频率
单位
赫兹(Hz)
响度
声音的强弱
振幅大+距离近→响度大
振幅小+距离远→响度小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单位
分贝(dB)
控制噪音
防止噪音产生
阻断噪音传播
防止噪音进入耳朵
声的应用
超声波
高于2000Hz
频率高,波长短
方向性好,大致沿直线传播,易反射
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穿透性强
应用
声呐
超声波测速仪
医院B超
超声波探伤仪
次声波
低于20Hz
穿透能力强
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远,不容易被吸收
破坏性大
应用
自然灾害预报
气象检测
军事检测